下载此文档

集中供热换热站的优化及运行探讨.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集中供热换热站的优化及运行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的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尤其是我国在集中供热换热站方面的的发展,而换热站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将集中供暖系统中的热能传达给用户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想要将热能的供应质量提高就只有在换热站只有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对一些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换热站在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特别高。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机泵、换热器等一些设备并没有根据实际要求选择换热站的规模问题,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合理的管理和控制等。本文就对集中供热换热站的优化及运行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为各位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集中供热;换热站;运行
中图分类号:TU99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许多城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了供热事业,而且这项事业一直发展到了现在,在这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供热系统的运行逐渐完善,在能够合理的利用已有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程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基础上,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问题,并且现在的城市供热系统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现在的供热系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热网的设计比较粗糙、对一些技术运用不当等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供热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
一、换热站设置原则
(一)要以林业局局址总体规划为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设置依据,制定的方案应避免重复建设,做到今后发展和当前使用密切结合。做好宏观控制,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做到统一布局。
(二)热力站的设计要将其室内的用热系统与室外热网的因素都考虑到。对于压力与设计温度应与设计要求相一致,热力站设备与系统以及室外热网应相互匹配。
(三)应将换热站设置在热负荷密度比较大的中心地带,且要使所带负荷区域尽量不跨越主要街道,通常供热半径要小于1000m。
(四)应通过技术经济来确定换热站的规模,为了使其方便运行管理,应将换热站的规模尽量控制在供应5--20万m2负荷的范围以内。
二、换热站主要设备
(一)换热器
从具有较高换热效率、节省占地面积、方便维修等一系列角度考虑,换热站内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考虑运行调节、检修等因素,并根据换热站规模,每站内换热器设二组,以便于运行调节及检修维护,每台换热器选型应按照总热负荷的60%-70%考虑。
(二)循环水泵
换热站内循环水泵按用户的总热负荷及热网的水压图,同时考虑换热站内热损失及压力降来确定。循环水泵设二台,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循环水泵流量应是整个热网系统全部循环流量的110%,循环水泵扬程应是整个热网系统总压力降的110%--120%。考虑占地、检修等因素采用立式泵。为节约电能,提高调控水平,配备变频调速装置。
(三)补水定压
二级网采用变频调速泵补水定压方式,设置补水定压泵二台,一台备用,补水泵的流量宜为正常补水量的4--5倍,正常补水量宜采用整个热网系统水容量的1%,补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补水点压力加30--50kpa,换热站补给水为软化水,换热站设全自动软化水设备一套。补给水箱的有效容积可按1--。
(四)其他设备
换热器一级、二级网侧各配置一个过滤器,每组换热器进、出口均设阀门、压力表、温度计,

集中供热换热站的优化及运行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ng_xiong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7-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