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应急项目融资方案
项目概述
建设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要求,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过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我市将依托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吸引集聚一批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创新密集的先进制造业和高度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优化社会管理、改善民计民生,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协调,高效配置,提供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加快打造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通过促进全市信息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我市的辐射能力。
近几年来,XX市先后进行了应急体系的建设,建立22类、210多种应急物资目录,并根据全市人口数量和应急救援需要,对应急物资储备的方式和数量进行了科学量化,并按照专业储备和社会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在灾害预警能力建设方面,一是定期组织突发事件预测分析。二是制定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意见。三是保证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在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方面,一是不断扩大综合性应急队伍。二是逐步加强应急队伍管理。二是切实提高队伍救援能力。
随着目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事件的不断增加,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突发灾害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同时各类突发事件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明确提出城市应急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集预案、视频、图片、语音、地理位置等信息为一体,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各系统有机互动为特点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集成的视频监控系统、GIS信息系统、网络通讯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将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应急指挥与调度集成在一个管理体系中,通过共享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集中接警、及时研判、快速响应、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
按照“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在加强全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着重加强自然灾害、防汛指挥、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卫生应急、饮食用药安全、环境污染等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应急救援科技装备水平和联动体系,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大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力度,逐步实现与国家、省级国防动员系统无缝对接。
城市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城市的框架下,以推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服务大局高效办事能力、提升履行本职开拓创新能力、提升应急联动能力、提升管理城市打造品质城市能力,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建设内容
建立一个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平台,逐步整合公安、建设、交通、卫生、水利、气象、地震、通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和系统,做到资源的协同调度,逐步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
依托XX市现有的110系统,对接智慧城市建设的平安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数据中心、社会管理、智慧城管等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为载体,结合遍布全区范围的视频监控网络,通过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汇聚全市各应急联动单位的信息资源,根据实战需要及信息化、标准化要求,针对各类突发事件、重大案件、灾害事故等的分类处置要求,建立我市应急指挥调度整体机制和流程。
完成应急救援物资与管理体制建设;建立我市应急指挥调度整体机制和流程,完成应急反应机制、应急响应体系、灾害预警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等建设。
在应急管理与指挥决策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共享与应用、危化品安全生产诚信,以及由专家处置案例、危化品安全特性、应急响应物资构成的及时、准确、智慧的应急救援管理体制。
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1、应急指挥基础支撑系统
(1)有线通信系统
(2)无线调度系统
(3)计算机网络系统
(4)视频图像系统
(5)IP视频会议系统
(6)会议音响系统
(7)集中控制系统
(8)综合保障系统
2、应急信息资源库
(1)信息资源库
3、应急综合应用系统
(1)应急门户
(2)通信管理
(3)预案管理
(4)应急信息管理系统
(5)值守应急系统
(6)信息安全事件预警辅助系统
(7)指挥调度辅助系统
(8)空间地理信息支撑系统
(9)后台管理系统
(10)外部系统接口
建设规模
资金预算为:1200万元,政府投资。
功能定位
按照XX市
智慧应急项目融资方案 智慧应急项目融资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