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长虹北路学校郭军
教学目标:1. 学习“孟”、“浩”、“陵”、“唯”、“辞”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 借助图片、课件、注释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初步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体会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生搜集相关的送别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什么? (教师播放《送别》曲)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么?
2、师小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分离与相聚切割又弥合着漫漫人生。从古到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端的一件事。不仅有歌唱离别,更有很多诗咏离别。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堪称送别诗极品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提示注意读准题目中的生字)
二、质疑课题、自学释疑
1、质疑课题:那围绕这个“送”字你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板书出以下问题:谁送谁?在什么地方送?送到哪?在什么时候送?怎么送?
2、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围绕一个词提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诗文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认真读读诗,把答案找出来了,诗的意思也就明白了。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两个友情提示,谁给大家读一读: (教师课件出示)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要读出古诗的节奏感,
(2)结合注释插图,读懂诗意,想象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学生朗读古诗,注意字音和节奏
三、交流汇报、明意悟情
1、理解前两句
(1)师: 谁送谁?你是从哪儿读明白的?(说说李白与孟浩然结识的经过,初步体会两人的感情)
(2)师:在哪送?
师:请同学们看,这就是黄鹤楼(课件出示图片)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噪。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3)送到哪?你从哪里读懂的呢?
a、为什么诗人不用“去、往”,而用一个“下”字呢?
b、师出示地理位置图,帮助学生理解
小结:古人有诗云:滚滚长江东逝水,可见长江水是自西向东流的。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也就是上游,从江上走想必一定是顺流而下了,所以用了这个字,也因此在第一句中用到了“西辞”。
(4)何时送?a、师;什么样的三月叫烟花三月呢?
b、出示课件(江南三月的图片)c、说说这是怎样的烟花三月?
师小结: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两句诗读得也很美呢?
(5)生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2、理解后两句
师:正如同学们所读所感, 三月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最有诗情画意的季节,也是最该携友同游的季节。可是诗人陶醉于这样的景色当中了么?诗人的眼中没有美景,那有什么?看见什么了呢?
(1)质疑孤帆:三月的江南美景如画,长江的江面船只如云,那为何作者看见的是孤帆呢?
(2)出示课件(长江江面船只如云,稍后定格在一叶孤帆)
(3)师:这就叫“过尽千帆皆不见

黄鹤楼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8-07-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