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规范处置与热点问题
主要内容
一、暴露处置规范
二、暴露门诊建设
实施暴露后规范处置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及早采取措施
一旦感染(被狗咬伤)
一旦和外周神经结合
病毒开始在伤口部位复制繁殖
一旦症状出现
病毒开始向中枢神经系统移行
死亡不可避免
潜伏期
感染
前驱症状
临床症状
昏迷和死亡
在症状出现前
及早采取措施
症状出现后没有
任何有效手段
2018/7/28
5
暴露后处理的目的
最大限度降低伤口内病毒含量(通过伤口处理及及时应用被动免疫制剂)
尽快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应用高质量疫苗及及时应用被动免疫制剂)
处理越早风险越小
狂犬病暴露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狂犬病暴露分级释义
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简单说就是有接触未受伤
狂犬病暴露分级
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简单说受伤了但没有出血
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在难以用肉眼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为II级,无疼痛为I级.
不能够肯定时算II级。
狂犬病暴露分级
III级: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
“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
:
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
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以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
出血的损伤或者粘膜接触
Ⅲ级伤口应该在 70-80%、为什么目前只有 40%左右??
%
%
%
%
狂犬病暴露人群处置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