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18-A合同段双龙隧道剩余工程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投标文件、合同文件等。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安全规范等。
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地考察。
。
。
2、编制原则
遵守合同各项条款要求,完全按照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要求去组织施工。
遵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测量技术规范》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力求体现经济合理、方案可行、检测手段可靠、各项保证措施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施工过程中实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位全过程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去进行管理。
严格按照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法的施工要求,确保工程创优。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们立足于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施工,尽量做到方案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精心组织施工,向业主交一段优质的高速公路工程。
3、编制范围
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18-A合同段LK121+369~LK122+280范围内剩余的隧道施工全部内容。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简述
双龙山隧道位于云南省剑川县甸南镇玉华村,地处山区,远离村落,交通情况较差,双龙山隧道布置形式为分离式,双龙山隧道左线起止里程桩号LK120+455~LK124+085,全长
3630m,本标段控制性工程为左幅大理端,施工里程为LK121+455~LK122+280,施工总长度为1825m,大理洞口段位于半径为Ry=2800m的曲线上,其余均为直线;℅的上坡。围岩以V、Ⅳ级为主,V级围岩的施工长度为242m,Ⅳ围堰的施工长度为1493m。车行横洞2处,,人行横洞3处,,紧急停车带2处,施工长度80m。
2、地形地貌
双龙山隧道属中切割中山地貌区南向与上关甸山间盆地相接,北向与玉龙潭1#大桥相连,左幅大理端进口为上关甸盆地东侧边缘,微地貌为双龙山山前洪积扇,自然边坡坡向为160~250º,坡度10~40º。洞身段最高点地面标高2659m,隧道最大埋深约170m,总体沿隧道走向上呈中间高两头低,自然边坡总体上北高南低。
地层岩性
双龙山隧道施工区域地层自上而下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Q4EL+SEF)C 成因粉质黏土、碎石土;二叠系下统(PL)灰岩及其风化层、二叠系(Pβ)玄武岩及其风化层组成。第一层为强风化泥灰岩、第二层为中风化泥灰岩、第三层为碎石、第四层粉质黏土、第五层为强风化玄武岩、第六层为中风化玄武岩。
水文地质条件
双龙山隧道施工区域地表水受季节影响较大,主要赋存于山间凹地,冲沟之中,地下水发育,主要以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空隙水,风化带基岩裂隙水为主。
地质构造及级地震烈度
双龙山隧道施工区域大的构造单元为杨子准地台(Ⅰ)的二级构造单元丽江台缘褶带(Ⅰ1),线路范围内的构造以近南北构造占绝对优势,构成主体构造格架,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次之,地层多呈单斜产出,但受断裂构造影响,底层产状变化较大。区域内新构造运动明显,主要活动构造有金沙江—元江断裂带、丽江—金棉北东向断裂带、剑川断裂带以及后期走滑断裂,属发震构造,新构造活跃地段。丽江附近常发生地震,均与走滑构造有关。
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双龙山隧道区域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区,,。
3、施工条件
水电通信条件
工程位于云南省剑川县甸南镇玉华村,地处山区,远离村落,施工条件较差,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主要以沟谷的汇集水流为水主。
双龙山隧道左线大理端进口、隧道队生活区设置1台800KVA和二台400KVA变压器引入当地电源,供项目部、隧道队生活用电和施工用电,同时在洞口配备二台发电机,以备在电网停电及其它情况下应急使用。在施工区域内可用手机通信。
交通运输条件
双龙山隧道左线进口的施工便道已接入214国道,由于214国道的路况较差及便道的起伏坡度大。交通条件较差。
4、主要工程数量
本标段双龙隧道左线进口剩余工程主要项次有:开挖与初支施工里程LK121+398~LK122+280,总长度为882m、二次衬砌、洞身防水及中心排水沟施工里程LK121+369~L122+280,总长度为911m、车行横洞一处,、人行横洞二处,、装饰装修、电
双龙山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