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另一种美感
【摘要】课堂,是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老师施与教育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注重学生的接受态度和接受水平,而忽视了学生的切身感受。在教学改革的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手段,企图增强教学的美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参与教学。其实,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就是最美的教学。那么,一堂课,自始至终能让学生感觉“舒服”,这就是具有美感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大学生;课堂教学;美感
课堂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环节中最直接最重要最常规的一个环节。多少年来,无数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摸索着如何去上好每一堂课,探讨着评价教学效果的最佳标准是什么。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长期的课堂教学让我体会到,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施教与受教双方都感觉到“舒服”。
“舒服”一词的本意是(能使)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和愉快。饿了吃一顿,舒服;渴了喝一口,舒服;烦了饮一盅,舒服;累了睡一会,舒服;可以说舒服一词不是对身体或精神的轻松和愉快瑰丽的形容辞藻,甚至有点儿俗!但有时用的恰如其分言简意赅却俗能胜雅,大俗即大雅,任何事物都是辨证的,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简明直白更能表达工作学习生活中最真实最自然最本质的感觉。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凡是出于人为的事,人都能破坏它,只有自然的本性是不能消灭的,因此教育必须
“遵循自然”。而“舒服”恰恰是教学中“遵循自然”使其行为和效果达到了最高水平――极致。
教学不是照本宣科,不是乏味单调传道授业解惑,更不是“填鸭式”的灌输和“被动式”的接受,它有很高的格调性和很强的技巧性,可以说它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不简单有难度挺复杂很综合的艺术。艺术需要美,而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美。如何完成一种美的课堂教学,我们也曾做过太多的努力,变教材,变教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甚至师生换位等等,结果呢?有用功不多无用功不少。可以用生动,优秀,完美,精彩等许多高雅的词汇来给课堂教学效果定位,但我认为,没有一个词比“舒服”来的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舒服”一词恰恰以它的通俗点化了教学艺术达到了极致一种美。
“舒服”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很美轮美奂妙不可言的感觉,这种感觉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既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既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90分钟的课堂,如果能让学生时刻处在舒服的感觉中,处在美的享受里,也绝非易事。但我们可以去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首先,要让学生视觉上感觉舒服。讲台上的教师就是一名演员,因此必须要注重着装和化妆。着装不求奇特出众,应该整洁大方。妆可以淡淡一点点,切忌浓妆艳抹。有些年轻教师从着装和化妆上都很前卫刺激,有失于教师端庄典雅的气度和身份,让学生感觉不舒服。视觉上的舒服还要求老师的板书要工整美观,布局合理、书写规范、呈现出立体的美感。视觉上的舒服还要求老师要注重自己肢体语言的运用,无论是站立授课时还是回身板书时,还是和学生接触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不夸张不变形而是要适度与优雅。如果我们真正能作到你看上去就很受学生喜欢,那我们的教学效果就出来
一半了。太邋遢凝聚不住学生的心气,太妖娆分散学生注意力,板书太乱会丧失学生对老师的信心,任性的肢体语言更有损教师形象。
其次,要让学生听觉上舒服。一方面是老师一定要讲普通话,切忌方言。发音要标准规范,语调要柔和响亮,配合着神采飞扬的表情。讲课时的声
课堂教学的另一种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