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群众和在校中学生。此次调查活动期间,我们总共派发了200份问卷,回收200份问卷,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 193份,% 。市民和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使我们的调研工作顺利进行,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调研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具有一定科学性和真实性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此调研报告,希望对社会有一定帮助。
(一)对新修订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度
自201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15%是了解的,65%的青少年表示只是了解一点,另外有20%表示对《未成年保护法》一无所知。
(二)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了解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65%的青少年都是经过电视新闻报道所得知,35%由其他途径所了解,例如:报纸,网络,朋友谈话…
(三)认为社会应当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在当今繁荣而复杂的社会里,未成年人的保护应该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在调查结果显示,除了社会的责任以外,家庭和学校的责任更大,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通过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四)是否知道正当防卫
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未成人是不知道什么叫正当防卫行为。在当今科学发达的社会里,各种各样的侵权行为是无处不在的,希望日后能够大力推广法律的认识,让未成年人得到更大的保护。
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5% 的售访者是知道的,而绝大的65%是不知道的
(五)遇到困难或危险,你会向谁求助
据调查结果显示为,10%向人民警察求助,10%自己解决,40%向父母求助,40%向朋友求助。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年龄结构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2、从犯罪手段来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手段呈现凶残等成人化趋向;3、从犯罪类型来看,暴力犯罪、侵财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4、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看,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5、从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偏低。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包括:1、未成年人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2、他们的价值观念扭曲;3、其自身的自制力差;4、自身爱虚荣,遇到问题不冷静、处理矛盾不理智、思想简单、行事冲动,不计后果。
(二)外部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1、学校原因:
一、是部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偏移,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是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三、是个别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
四、是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缺乏,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满堂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逃学。
五、是缺乏与家长的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
2、家庭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促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犯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使子女辍学等,这些子女如果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