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卡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各大学在校园卡应用系统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卡应用的快速发展,校内各单位逐步建立起自已的卡应用系统,造成了目前学生身上持有多张卡。
2、校园网建立较晚,使学校各单位管理不能统一。
3、目前,各大学校园网的建成投入使用,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射频IC卡应用系统的日渐成熟为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保障,校园内实现一卡通管理已成为校园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的方向及方案
1、系统设计原则
a)安全性、完备性、一致性;
b)先进性、灵活性、简便性;
c)实用性、通用性、扩充性;
2、卡型设计
(1)组合卡方案
校园卡设计为人像证卡、条码卡、射频IC卡三合一的组合卡,卡基材料选用PVC材料,美观、大方、耐用。使该校园卡既是学生证,又是借书证,而且还能实现校内一卡通消费(食堂就餐、机房上机、H上网计费、商场消费、洗浴收费、门禁验证、图书借阅、考勤管理等)及各项查询(学籍、成绩查询,卡消费查询、物品领取查询等)。
* 卡基印刷精美的校园标志性图案
* 正面通过证卡打印机打印学生照片、学号、姓名、系别、班级、住址、有效乘车路线等信息。
* 背面可印刷该卡使用规则及注意事项,打印学生条码。
(2)单一非接触卡方案
主要用于身份识别、电子钱包的消费和记录应用的特征信息,作为学生和教工在校内的证件,应用于教学、日常生活及其管理等方面需要识别与管理个基本信息及相应收费的地点,实行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3、设计理念
实现一卡走遍校园,一卡通用、一卡多用
设计方案(一):
卡上只设一个电子钱包,电子钱包共用(即各收费系统共用一个电子钱包),发卡、预付金额等都在发卡中心进行,学校以各消费点消费报表与各单位结算。
设计方案(二):
卡上设立多个电子钱包,对卡进行分区管理,各消费点各自预付自己的金额,各消费点以自己的消费报表向学校报帐。
4、校园卡的作用
校园卡可代替:学生证、工作证、身份证、借书证、医疗证、会员证、餐卡、钱包、存折。
5、一卡通的应用范围
学生管理:注册、注销、成绩单;身份识别:图书馆、计算机中心;交费:学费、上机、医疗、校医院;用餐:餐厅、食堂、快餐店;购物:商店、商场、书店、俱乐部、娱乐中心、电话费、
"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 工程概述
"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是在多年智能卡应用基础上,按照一卡多用、一卡通的方向研制的拳头产品,是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核准注册的高科技产品。本项目汇集了各智能系统的优势,从系统结构规划、确定应用标准,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技术,具有标准统一、结构合理、运行效率高,投资成本低、适用面广的特点,并可根据用户需求实现与银行的圈存转帐、交易结算。自1998年投入市场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企业、院校、社区等大型智能化应用项目。
本项目从结构上划分为管理层、应用层等两层结构,通过专用/虚拟主干网连接。
1、管理层
由银行端、用户端两大部分构成。
①银行端。包括银行系统和圈存服务网点。银行主机、前置机、银行服务网点的构成银行系统与设在用户区域内的圈存服务网点(承担银行存款向校园卡的自助转帐)通过DDN专线实现数据交换,通过银行完成校方、商户、持卡人三方的帐务结算与分配。
②用户端。分为数据中心和管理/结算中心两部分。数据中心存储处理各工作站设备终端上传的系统应用数据。管理/结算中心承担"一卡通"系统的卡管理及日常运行管理。
2、应用层
按照应用系统和类型可分为工作区和生活两大类。
①工作区:可提供的应用系统包括出入门禁、员工考勤、人事工资、保安巡更、资料借阅、上机/上网控制、门诊治疗以及班车等计费项目。
②生活区:可提供的应用系统包括人行通道、停车场、物业管理、保安巡更、餐厅以及饮水、洗衣、沐浴、娱乐场所、超市购物等计费项目。
系统性能指标:
指标项目
参数
备注
系统容量
系统账户容量
>50万
可扩至100万
应用子系统接入数量
<=1024
IC卡终端设备管理能力
5120台(套)
流水账保留天数
不限
系统平台
中心数据库
ORACLE 8i/9i
操作系统
Sco Unix(汉字包)
双机热备
工作部操作系统
Windows98/2000
系统
工作
效率
系统工作特征
7×24小时实时系统
一卡通功能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