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中文名:
吴禄贞
别名:
绶卿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云梦县吴家台
出生日期:
1880年3月6日
逝世日期:
1911年11月7日
职业: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毕业院校:
日本士官学校
目录[隐藏]
个人生平
被刺疑云
吴禄贞墓
社会评价
[编辑本段]
个人生平
吴禄贞出生在一个有“薄田”10亩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随父读书,勤奋聪敏,八、九岁时已能下笔成文。稍长,喜欢诗词,爱读岳飞的《满江红》。尚侠喜武,常舞剑耍刀。1895年,父吴利彬去世,被迫到湖北织布局当童工。后因为女工抱不平,痛打工头而离开。1896年,投军。1897年,考入湖北武备学堂。1898年,以“学业优异”而被张之洞选送日本学习军事。先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校,即成城学校,学习日语和中学课程。后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在那里,结识了张绍曾,蓝天蔚,三人学习成绩突出,志趣不凡,后被人称为“士官三杰”。1900年春,参加发起组织励志会,不久加入兴中会。6月,受孙中山之派回国参加唐才常在汉口领导的自立军起义。密定起义军分五路,他与秦力山指挥前军,定于8月9日五路军同时起义,后因故只有他在安徽大通(今铜陵县南)按时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后重返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1901年冬,毕业后归国,在张之洞的军队里任职,后任武昌普通中学堂会办,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秘密翻印了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和黄藻的《黄帝魂》等革命书刊,散发到学堂、军队。1903年冬,前往长沙与黄兴、宋教仁等发起组织华兴会,协助黄兴制定长沙起义计划。1904年5月,奉调入京被委任为署理
练兵处军学司训练科马队监督。其时仍与湖北志士暗中联系。刘静庵被捕后,他曾竭力援救。1906年10月,被派赴新疆伊犁考察新军。11月,在兰州因忤陕甘总督升允,被撤去监督差使。1907年7月,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赴奉天(今沈阳),充督练处监督。8月,被派往吉林延边一带调查界务。9月,被任命为陆军正参领帮办吉林边务帮办。他带人途经敦化县、延吉厅、珲春城,沿图们江登长白山,后折到夹皮沟,历时73天,纵横2600多里,考察了边区的山水村寨,记载了21种图例,绘成《延吉边务专图》,并写了长达10万字的《延吉边务报告书》三册,证明延吉自古为中国领土,力破日本侵略者企图侵吞我领土的阴谋。1909年3月,在中日交涉所谓“间岛问题”中,他起草了长达万余字的《逐节申辩节略》,逐条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迫使日本承认延吉是中国领土。正如日本人所说:“中国尚有人在,如吴禄贞者,不可轻也。”5月,升任延吉边务督办,并任陆军协都统。曾自作诗云:“尺地寸土肯让人,匣底龙泉(龙泉,指宝剑)光欲吐”。此间,还秘密担任同盟会辽东支部的主要负责人,悉心掩护同盟会成员在东北地区的活动。1910年3月,奉调回京,被授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派赴法、德两国阅操。12月回国,任新建陆军第六镇统制。1911年10月,与倾向革命的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商定,利用清政府在河北举行秋操的机会,联合北方新军发动起义,直捣京师。10月29日,山西新军中革命党人起义,清政府急令他率第六镇前往镇压。他立即赶到石家庄,严令受清廷指使前去镇压山西义军的部队撒回,扣留了清政府运往武汉前线的军火、粮饷。并乘机赶到娘子
吴禄贞 百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