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主讲:经贸学院刘继森副教授
29/07/2018
1
第四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29/07/2018
2
H-O模型的基本内容
H-O模型是一个总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H-O假说:各国将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2)要素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将使生产要素的实际收益均等化。
(3)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有益于一国使用其丰富要素进行的生产,但减少稀缺要素的实际收入。
29/07/2018
3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发展
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要素的框架下分析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古典的单要素模型中,厂商在要素方面没有选择,产品成本完全由该要素的生产率(投入产出率:通常可以假定投入—产出关系不变,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也不变)和价格决定。要素的生产率及其价格都是固定的,是由产品产量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对产品的成本来说这些都是外生变量。甚至连一国要素供给的绝对量都无关紧要。
29/07/2018
4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发展
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的模型中,不同的商品生产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生产同质同量的产品也可以有不同的要素组合,要素的生产率不再固定,而取决于产品生产中对要素比例的选择(要素需求,边际收益递减)和要素供给(一国的资源储备比例)的约束。生产要素价格不再是外生的,而是与产品价格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内生变量。
29/07/2018
5
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发展
(2)运用总体均衡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与要素变动的相互影响。国际贸易不仅影响贸易双方的产品市场价格而且造成各国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动。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变动也不仅影响一国的生产和消费,还会引起各要素之间收入的再分配。要素在国内各部门之间的流动和要素储备比例的变动也会反过来影响生产和贸易的模式。
29/07/2018
6
H-O模型的假定
1、两国、两产品、两种生产要素。
2、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是同质的;并且,生产要素在各国的供给是固定的,在国内可在产业间流动。
3、关于生产函数的假定有三个方面:
生产函数是线性的,且为不变规模收益(constant return to scale);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为正数但递减。
各国相同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没有技术的差距。
没有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s),即不同的产品以不同的要素生产,相同产品的要素组合总是相同的。
4、两国对两种产品的需求形态(demand pattern )相同,各种商品消费比例取决于价格而非收入,即收入水平和偏好不决定贸易类型(pattern of trade)。
5、没有完全的专业化分工现象,即假定两国在自由贸易下均生产两种产品。
6、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9/07/2018
7
边际转换率
左图是A、B两国机会成本递增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这两个图又分别代表A、B两国各自生产X、Y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A国的PPF向X轴倾斜,说明A国在X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B国的PPF向Y轴倾斜,说明B国生产Y有相对优势。
其实,凹向原点的PPF的斜率表示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或机会成本(递增),这一斜率称为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MRT)
MRT=△Y/△X=PX/PY
即边际转换率等于机会成本或相对价格比率。
边际转换率是PPF各点上的斜率。
B
A
Y
O
X
X
O
Y
29/07/2018
8
边际替代率
例如,左边两图分别表示A国和B国的三条社会无差异曲线。因假设两国需求偏好不同,两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也不同。
消费中X对Y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下,多消费一单位X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MRS=△Y/△X=PX/PY=UX/UY。U表示边际效用。
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一; 消费X越多,则消费Y越少。对该国来说,一单位的Y效用会逐渐增大。因此,该国每多消费一单位X,只会放弃越来越少的Y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I1
I2
I3
A国
●
●
●
●
X
Y
I3’
I2’
I1’
B国
X
O
Y
O
八年级语文下册 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阅读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