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2讲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9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
一、人的社会化
二、社会角色
三、社会群体
人的社会化
“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
关于狼孩:狼孩是从小被狼攫取并由狼抚育起来的人类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发现的两个。
此外,人们还发现过熊孩、豹孩、猴孩以及绵羊所哺育的小孩。他们也和狼孩一样,具有抚育过他们的野兽的那些生活习性。
一、社会化的含义
(一)社会化的含义:
狭义: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少年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广义: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不仅是青少年时期才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二)理解社会化的几个角度
:社会化被看作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内化。
: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库例、米德)
:社会化就是一个角色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其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三、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社会化的生物基础:语言、思维、学习能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社会化的主体: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媒
(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人类所具有的语言能力是人类个体接受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语言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的表象、概念和思想的外部表现,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感情所使用的工具和符号。
: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征,也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人所特有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具有其他动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
,有一段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幼年—少年—青年)

第2讲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ngzhidaol
  • 文件大小1.97 MB
  • 时间2018-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