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主备人
李战虎
年级学科
九年级语文
备课时间
使用人
唐新亮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课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谨严、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
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2、难点: 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揭示谬论先揭示谬论的论据,再揭示谬论的论点
再揭示谬论论据
初步批驳用批驳谬论论证的方法
深入批驳用间接批驳法摆事实论证与谬论相
实批驳谬论的论点对立的观点
结语从教育人民的角度总结
教学反思
优点:针对初三学生的特点,激发兴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阅读方法的点拨。我感到,应该对学生更有信心,在课堂上多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优美的篇章中自由翱翔。
缺点:积极性调动不够。
建议:学生刚接触驳论文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引导为主,适时渗透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一边让学生自主思考,一边给予引导,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思路,合作学习的环节,朗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作用来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鲁迅先生的感情.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
二、展示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结构谨严、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
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三、预习测评:
:
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在斗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了信心。
:(略)
四、导学过程:
①自主探究,整体把握:
,思考问题并在文中划出标识性语句:
?
?
—5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对对方论据不能推出论点来进行批驳的?
3、再读7—8段,看看作者又是如何证明自已观点是正确的?
文章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状元宰相”和“地底下”分别指哪些人?
明确: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总结思路:
 (四)总结: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看地底下
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观点,鲁迅先生特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 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明确: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对方错误论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分析这些事实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并不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②合作探究交流,精讲点拨:
1、大声诵读文章的立论部分,并谈谈你认为自古至今哪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