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局行政指导典型案例
我市肥料行业产品质量总体稳定,前两年,国家、省、市监督检查了我市企业生产的38批次产品,合格33批,%。在检出的不合格产品中,涉及的项目为N-P-K三元素以及总养分指标等。进入2015年,济源市万洋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一铵总氮及总养分在产品质量国抽中被判为不合格,复合肥料氯离子质量分数在山西省省抽中超标;济源市丰田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肥料在山东省商品抽查中被查出总氮不合格。一时间,我市两大农用化肥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亮起了红灯。
针对出现的情况,我局高度重视,紧急介入。一方面,启动执法程序,对违法生产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另一方面,组成技术服务小组,进入企业分析查找不合格原因,帮助企业整改。4月28日,在万洋肥业组织召开了全市肥料行业质量分析会,质监监管人员、技术检测人员及相关企业技术质量负责人一起,从标准到标识、从原料到成品、从设备到工艺、从计量到检测,逐岗位逐工序开展分析排查。经过深入现场,分析调研,质量分析会为万洋肥业找到了质量不合格的原因,提出了质量改进的若干意见和建议:
。农用化肥系薄利产品,一吨肥料的利润可能还抵不上养分的一个百分点的成本
高,所以,企业在配料、生产环节希望对肥分含量进行精准控制。生产指标就定在标准值规定的误差范围间,原料含量、工艺参数、计量准确度稍有波动,肥料养分含量不合格就会应声而现。建议企业摒弃质量指标边缘控制这种作法,科学制定合理裕量,以保证养分含量持续满足标准规定值要求。
2、增加生产设备完善工艺条件。磷铵车间只有两个10米×10米的磷酸沉降槽,向中和槽切换供酸时,总是处在尚在进酸或刚刚停止进酸状态,没有足够的沉降时间以尽量使酸液清亮透明一些。磷酸一铵中氮的理论含量应该为12%,—,对应的料液氮含量为11%左右,但正是由于酸液中大量存在的固态杂质,其并不参加铵化反应,进一步拉低了成品磷酸一铵肥料中的总氮含量,有时就会造成产品总氮含量低于10%的要求;再则,料液携带过多的固体杂质,易结垢堵塞管道,降低蒸发热效,还使得肥料颗粒灰暗和没有光泽。建议增加一台沉降槽,以增加酸液沉降时间,改善肥料品质质量。
3、要主动消除氯离子超标的多种原因。一是克服使用习惯作祟。复合肥中的氯离子主要来自氯化钾(或氯化铵),相对硫酸钾(或其他氮肥)而言,氯化物便宜易得,使用方便,习惯被当作复合肥中钾、氮元素的来源进行配料,需要加以注意。二是改进工艺指标。脱氯车间利用热磷酸(料浆)与氯化钾反应,逸出氯化氢经重新吸收为盐酸而使料浆中引进了钾而脱除了
氯。料液中氯离子含量指标如果控制偏高会使得脱氯不完全,可以适当调低该指标控制值。三、加强包装物及标识管理。肥料中氯离子含量对作物的选择性作用非常大,误用高氯肥料会造成忌氯作物如西瓜、甘蔗、土豆、烤烟、葡萄、草莓、辣椒等作物减产或绝收,引发严重质量安全事故。所以,《GB15
济源市局行政指导典型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