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十一五”时期,我市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通过三年灾后重建,取得了显著成绩,使广元旅游业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建设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川陕甘结合部旅游集散中心的关键时期。结合《广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汶川地震灾区旅游发展振兴规划(2011-2015)》,制定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
第一章规划基础
第一节发展成果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灾后重建机遇,着眼发展抓重建,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成就。
——景区开发成效显著。完成了昭化古城、剑门关、翠云廊、皇泽寺、明月峡、唐家河、旺苍红军街等12个旅游景区建设,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8个,我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不仅实现零的突破,而且
数量跃居全省第二位。苍溪红军渡、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旺苍红军街(木门寺)、青川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4个景区(点)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点)名录,数量居全省第二位。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旅游产业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完成。
——配套建设上了新台阶。广陕、广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南、广甘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广元机场震后复航,开通北京、杭州、广州航线。兰渝铁路、西成客运专线加紧建设。亭子口水利枢纽、广元港建设加快推进。广元正加快成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次级枢纽,旅游大通道加速形成。建成和在建四星级以上饭店7家,星级饭店15家,挂牌特色旅游饭店30多家。开发旅游商品10大系列300余种,新建5A级旅游购物点2个,购物点总数达到300余个。
——发展机制保障有力。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实行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市政府分管旅游工作副市长任副组长,各县区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实行县区以旅游产业发展实绩申请承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的机制,促进全市旅游产业一年一大步发展。市、县区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浓厚氛围。
——宣传促销力度空前。出台系列宣传促销优惠政策,集中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宣传广元旅游形象,在北京、成都、西安、香港、新加坡等客源市场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在主流媒体建立较为完善的宣传网络
,广元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高,“剑门关蜀道、武则天故里”旅游形象宣传主题品牌初步形成。
——富民富财政的作用日益增强。旅游收入高幅增长。仅剑门关景区的政府票务性收入就相当于地震前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和的60%。
专栏1:“十一五”广元旅游接待及收入情况表
“十一五”广元旅游接待人数、收入情况表
指
标
年
度
旅游收入
接待情况
总收入
(亿元)
增长率
(%)
增幅
在全省
的排位
接待人数
(万人次)
增长率(%)
增幅
在全省的排位
2006
2007
5
2
2008
-
17
-31
17
2009
6
8
2010
32
4
700
3
第二节主要问题
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广元旅游距离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旅游产业在为把
广元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中应有的巨大能量尚未充分释放出来。突出表现在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还不高;旅游深度开发不够,特别是整合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要做的工作还很不够;市场营销推广力度不够、覆盖面不广、持续性不强,差距较大;旅游饭店、旅游商品、纪念品等配套产品开发在数量和档次上都还严重不足;景区经营管理机制、服务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还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景区文化项目和游客参与性项目还很缺乏,旅游的吸引力还不够强。
第三节发展机遇
——国家省市将发展旅游产业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四川省提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战略目标,《地震灾区旅游产业发展振兴计划》的实施,将推动成德绵广雅旅游产业带加快形成。市委、市政府把旅游列为资源转化战略的“七大板块”之一,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
——便捷交通为旅游产业发展创造极好条件。“十二五”时期,随着广陕、广南、广甘高速公路、广南广巴高速公路连接线、广陕广巴高
广元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正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