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综合征真的会让人“心碎”
在生活当中,一些人每当觉得伤心、难过或是生气,不由自主地抛出一句:“我的心都碎了!”可是如果有一天,有人因为特别难过而确确实实造成心“碎”,并且被送到医院救治,大概很多人会表示不相信吧?然而,这却是生活中的确会发生的事实。
近日,武汉一女子因失恋,过度悲痛导致患上“心碎综合征”!心碎综合征并不代表心真的会“碎”,患者心脏通常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是那种痛起来的感觉就像心真的碎了一样。尽管没有明显病变,但如果“心碎”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患者仍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否则血管持续痉挛可能造成心脏骤停导致猝死!
心碎综合症真是“心碎”所致
科学发现,人在悲伤过度时有可能患上心碎综合症,严重者有可能真的会“心碎”致死。
心碎综合征的学名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应激性心脏病”。应激是指身体在遇到外界环境变化时做出的反应。心碎综合征一般是指在受到巨大的精神刺激或者强烈的情绪变化时,心脏承受不了而致病,表现为心肌梗死、左心功能障碍,甚至猝死。
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轻重不一。通常在大的事件发生后,患者情绪受到强烈刺激产生极度悲伤或愤怒的心理时,在某时段中可能会有身体不同部位痛苦的感觉,如头痛、晕眩、咽干舌燥、消化不良、肌肉无力、胸闷憋气等症状,严重者则出现心肌坏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颤,甚至猝死。临床女性多见,尤其绝经后、中老年妇女为著。可能与女性的血管比较细,对精神压力的耐受性差有关。
?体来说, 是因为强烈的精神刺激导致身体损伤的结果。心脏受神经和激素控制,在大怒、伤心、惊吓、过度高兴时,机体会释放大量的激素,使血压明显升高,血管收缩,损害心脏。
古代医学中早就提出“七情内伤”理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通常不会直接致病,但是如果突然、剧烈或长期的精神刺激,情绪反应过度强烈或持久,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则容易导致机体损伤,出现上述类似心脏病之症状。也就是说情绪心理因素对心碎综合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属心身疾病范畴。
只是心肌有病变
首先我们要明确,应激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与皮质醇的过多产生有关。皮质醇是肾上腺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属于糖皮质激素的一种,也称之为应激激素,在对危险作出的“战或逃
”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常压力状态下,需要皮质醇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帮助身体做出有效反应,如皮质醇剧增可使血糖水平升高、肌肉加快工作、大脑获取更多能量、加速受损部位愈合等,对机体是有益的保护。但如果人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这种皮质醇激素水平持续增高达到有害浓度,对机体反而造成伤害致病。
针对心碎综合征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可能是大量肾上腺素释放入血损害心脏的结果。即当人们遇到过量或突如其来的“情绪压力”时,身体会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及其他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其中肾上腺素水平比正常水平高30倍,甚至比心肌梗死时还要高4~5倍)。这些物质对心脏来说犹如毒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损害心脏,如心脏局部突然收缩,心跳能力突然减弱,一过性心功能障碍、心源性休克等类似心脏病发作。其表现与急性心梗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心碎综合征只是心肌出现病变,冠状动脉造影管腔基本正常,而心肌梗死发病机理是冠状动脉本身的病变。
伪装坚强实则损害内脏
此外,还应该认识到,强行压抑情绪的外露,
心碎综合征真的会让人心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