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新课学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七年级历史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新课学案
编写:钟义传审核:杨娟 2013-5-15
班别姓名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了解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了解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通过探索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通过分析、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自觉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
【自主学习】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引进作物、、、、等。
2、手工业:(1)棉纺织业:从向推进;(2)丝织业: 、;
(3)制瓷业:以为中心。
3、商业: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
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1、时间:
2、地区: 、等江南地区
3、领域: 部门
4、特征:以生产为目的;“出资、出力”。
5、实质:机户是,机工是;
他们之间是与的关系,是性质的生产关系。
6、发展:清代具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规模也进一步扩大。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原因:(1) ;
(2) ;
(3) 。
2、过程: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政策;统一台湾后,实行通商;
后来只开放一口通商,由“”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1)积极方面: ;
(2)消极方面: 。
【合作学习与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材料二:苏州城里有几千个没有固定工作的机工,每天清晨聚集在一些桥头、港口等待雇佣。每座桥还有介绍工作的经纪人。技工工作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如果一天没有活,就得挨饿,过着“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的贫困生活。
请回答:
(1)“机户”指的是谁?“机工”指的是谁?

(2)机户与机工是什么关系?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出现萌芽最早在何时何地的哪个行业?

(3)“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说明了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夷”各指什么?

(2)据材料,概括唐朝、清朝统治者各自推行的政策,分析各自政策的最主要影响。

(3)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你认为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知识归纳】(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
【当堂检测】
1、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吃到的玉米棒、甘薯最早应在( )引入中国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新课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枷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