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汇编2(岳麓版)(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汇编2(岳麓版)
:
:581年,杨坚建隋,定都长安,他的统治叫开皇之治。: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南北。(隋文帝的最大功绩。)
:长期的分裂与动荡,使人民渴望统一;南北朝时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创造了条件;隋文帝的文治武功使隋朝经济和军事力量迅速增强;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
:⑴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⑵开凿时间:605-610年。⑶三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⑷四段:大运河从北往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⑸五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⑹全长:两千多公里。⑺作用: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的交流。⑻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百姓的困苦。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有所发展,科技文化繁盛,民族关系相对融洽,对外交往频繁,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①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善于进谏),沿用和发展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拟定政策,尚书省:行政实施,门下省:审核政令),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精简机构;②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③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武则天当权时期,重用人才,发展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其统治有“贞观遗风”。
:⑴含义: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科技文化繁盛,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频繁,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⑵原因:唐玄宗统治前期①任用贤能() ②整顿吏治,严格执法③重视农业生产④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⑴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科举制度初步形成。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朝科举中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在唐朝是最重要的科目,是做官的主要途径。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明清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不利于社会进步.
: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给读书人做官的机会。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便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
::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⑴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数期罪状而未杀,还授其官职,赐予田宅。⑵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戴,被尊为“天可汗”。
:⑴唐蕃联姻: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知识点汇编2(岳麓版)(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