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发布
××××-××-××实施
××××-××-××发布
草原干旱指标
Grassland Drought Index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07-9-10)
QX/T —2007
QX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ICS
X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草原 1
草甸草原 1
典型草原 1
荒漠草原 1
高寒草原 1
可能蒸散量 1
草原蒸降差 1
相对蒸降差 2
蒸散系数 2
地上生物量 2
草原干旱 2
草原干旱等级 2
适宜时间尺度 2
3 草原干旱等级 2
附录A(规范性附录)草原干旱指标的计算方法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牧草旱象特征分级指标 7
前言
本标准是新起草的标准。
本标准没有代替或废除的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批准。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归口;
本标准由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素华、刘玲、侯琼、乌兰巴特尔、高素华、张化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的。
引言
%,约70%分布在东北经内蒙古直达黄土高原,呈连续带状分布。此外,还见于青藏高原、新疆阿尔泰山前地区以及荒漠区的山地,根据生物学和生态特点,可划分为四个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干旱作为草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但制约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而且还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诸多不利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牲畜成批死亡,农牧民损失惨重。因此,有效监测和合理评估草原干旱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草原干旱指标的制定是干旱监测的基础与核心。以往的干旱指标研究大多侧重于农业,对于北方草原至今还没有一个可以普遍适用的干旱指标。同一草原类型上牧草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相对稳定,影响草原干旱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是降水、蒸发和土壤水分含量。因此,从水分收支的角度综合考虑影响草原干旱的因子,制定规范的、统一的草原干旱指标是可行的,而且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利于业务应用。
近几年来,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合作,在草原干旱监测和预测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并依此建立了较为精确实用且代表性强的草原干旱指标—相对蒸降差指标。该指标通过牧草供需水状况来反映草原受旱程度,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机制和生物学意义,而且统一完善了北方草原干旱指标。由于草原干旱指标的计算分别考虑了各种草原气候区的情况,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气候类型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并且所用因子在气象业务中相对容易获得,易于在北方草原地区推广应用。
草原干旱指标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原区主要草原类型干旱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干旱等级划分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北方草原区和高寒草原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以及毗邻省(自治区)气象部门的业务或研究单位,用于草原干旱监测、预测及评估等业务和科研工作。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草原 steppe
是由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时为旱生小半灌木)组成的植物群落。它是温带地区的一种地带性植被类型。
草甸草原 meadow steppe
在温凉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含有较丰富的中生性双子叶植物,以中旱生草本植物为优势成分的草原植物群落称为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typical steppe
由典型旱生性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草原植物群落称为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 desert steppe
由旱生性更强的多年生矮小草本植物组成的半郁闭草原植物群落。
高寒草原 alpine steppe
海拔4000米以上,在高寒、干燥、风强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寒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为主的植物群落。
可能蒸散量(也称潜在蒸散量)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在自然下垫面足够湿润的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散量。包括地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在内的土壤水分损失。
草原蒸降差 difference between evapotranspi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广义上草原蒸降差是实际蒸散量与降水量的差值。考虑到土壤底墒在维持牧草正常返青和生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的蒸降差是指草地实际蒸散量与水分供给量(包括前期0~50cm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和时段降水量之和)的差值。
干旱气象行业标准征求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