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上的石渠
10月。长沙贡马乡。荒野像无边无际的玄黄色丝绸,雄阔古朴。一匹马从我们身边驰过,马头上浮起世界上最大的嘛呢墙――,石头和八宝白塔构成了旷野深处的长城。石经墙的起点是经堂,遥对着冰雪净水汇成的雅砻江。守经堂的是67岁的班西喇嘛,本地人,在此守了17年,经堂是他四处化缘修建的。经堂的正中供奉着一世巴格活佛桑登彭措,他于1640年创建了石经墙。当年在旁边的麻木河与雅砻江的交汇处,桑登彭措用一匹白骡换得刻经者玛尼泽仁手中的一块六字真言嘛呢石,这块石头就是整座石经墙的奠基石。经过三百余年的“生长”,这座嘛呢墙成为举世无双的自然巨制,汇集3000多尊佛像、两部《甘珠尔》大藏经、两部《丹珠尔》大藏经、1000多部《贤劫经》、5000多部《解脱经》及浩若星河的文字嘛呢石、画像嘛呢石。班西说,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香客最多,他希望朝圣的人来得越多越好,旅游的人来得越少越好。
我曾在多年前看过巴格嘛呢石经墙的影像,充满了野生之魅,与现在整齐划一的秩序之美不太相同。班西见证了石经墙的三次大规模整改,第一次在1981年前后,第二次1996年前后,第三次一直在进行中,至今还未完工。旧时巴格嘛呢石经墙的善墙和恶墙,如今只剩了传说。
白云依山,云气中降下的飞鸟在108座八宝白塔上空盘旋。石经墙外的山坡上,红白两色风马旗构成的经幡塔承天接地,在风中猎猎作响,片片经幡像旋转的花瓣由长长的牦牛绳连缀起来,几十条牦牛绳缠绕在嘛呢堆中央的柱头上,呈放射状向四周散开,形成翩翩起伏的重重坛城。沿顺时针方向贴着石经墙走,感觉自己是贴着一条大地的长哈达在走,累世刻成的嘛呢石层层叠叠伸向虚空,里面字字珠玑的真言每时每刻都在往外溢,荡涤每个转经者的心灵。每走几步就有一个佛龛,里面供着彩绘石刻佛像,多是一龛一像,有浅浮雕、深浮雕及线刻,时间久的绘像施有矿物彩,时间近的绘像施的是现代彩漆,距经堂越近,古气越重。几龛极为古朴纯真的造像令我深为感动:有圆形背光的四臂观音,涌动着如意云纹的喇嘛宝塔,环绕着卷草纹的莲花,仿佛出自孩童之手真逸天成的六字真言。绿藓在一些嘛呢石块上晕染成斑铜色或云母色的圆花,凝视上面密密麻麻的冰裂纹,感到里面似有一只不可言说的眼睛。
风,这万物中的最轻盈者,吹拂着长形符咒般的石经墙。藏人认为,吹到嘛呢石上的风被众生接触后,将因嘛呢石而受益。在巴格嘛呢石经墙,现实回溯到了过去,过去亦回溯到了现实,一种追魂的斑驳,让我想起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所说的“传统碎片上的漂流”,每块嘛呢石都是心的化现,如此多心的灵意聚合为一,使分散的碎片回归到一个中心。日出月落,在清光、声音、气息的应和中,石头缄默的诵经声昼夜不息。
石头是核,映出宽阔的恒久之爱。在石渠,各种石经墙多达三百多处,嘛呢堆随处可见。石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核心之一,是古老的苯教时代就已存在的灵魂母题,象征着轮回深境中的永恒灵力,作为大自然的骨骸,世界的元气会持久地灌注在石头中。石渠藏人把刻嘛呢石的工匠叫作
“朵格”,他们创造的这种独特雕石是经书的升级版,涵摄着智慧与慈悲的加持力。所以,无论祈福、祛邪、禳灾、发愿、忏悔、感恩、超度,种种心灵生活的示现都和嘛呢石分不开。当一个人经过嘛呢堆时,往往要一边祈祷一边添加一块石头或一颗石子,他们相信,这样做等于念了一遍经文。每年都有为
石头上的石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