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书包,陪伴着我的成长。每学期,我的书包里都会有一本《诵读点亮童年》。别看它只是薄薄的一本小书,可是,“肚子“里的知识却很丰富,唐诗、宋词、中庸、大学、汉乐府…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我们亲切地称它为“国学小本”,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它,爱不释手,收获也非常多。今年寒假,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里面的很多题目都出自我们的“国学小本”。
这是第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看初赛时,看到那些熟悉的题目,看着选手们的表现,我的心也痒痒了,跃跃欲试。我想,如果我参赛,也会取得好成绩的。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我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不由得为自己先前的骄傲而感到脸红。因为,比赛的题目,绝非平常的选个答案就了,选手得有强大的诗词储备量和临场处惊不乱、沉着冷静的心态才能应对。比如,总决赛第一轮“诗词大比拼”,给出两个字,你必须五秒钟背出含字的诗词。六名选手依次背诵,出错或者重复就会被淘汰出局。令我震惊的是六名选手都太出色了,比赛扣人心悬,跌宕起伏,一直比到二十多轮,才有人被淘汰。真厉害!如果换成我,最多五轮就会出局。还有的选手竟然能说出诗词的作者以及出处。我简直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深深地为国学的博大精深、精彩绝伦而叹服不已!
第二轮是“火眼金睛”,考察选手们的国学知识面。内容之广、范围之大,令你难以想象。例如,形容“马”的别称,有一题叫做“八百里”。乍一听,的确像一匹千里马的外号。但是,仔细辨别却另有答案。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里有一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八百里”指的是牛,而非马。可见,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奇妙!历史典故是多么的有趣!
第三轮是“妙笔生花”,比赛题目简直可以用“逆天”来形容,竟然只给出“春节”二字,让三位选手临场做一首五言绝句,并且用毛笔写下来。经过90秒的思考,三位选手分别写出了切题的佳作。其中有一位是这样写的
“爆竹催新岁,
桃符喜此年,
一杯屠苏酒,
万里和风前。”
这首诗得了亚军。它形象地写出了春节的民俗特点,有爆竹,有桃符,有屠苏酒。尤其是最后一句写出了春节和谐美好的节日特色。我想,这不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大力崇尚的主旋律吗?和谐永远是我们不变的追求。而冠军选手的诗更胜一筹。
“乡路柏森森,
烟火耀辰坤,
春风除夜起,
灯火夜归人。”
它写出了春节的乡愁特点,蕴含着春节盼团圆的情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