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感_16《建国大业》观后感
对于我们70后来说,毛泽东,李济深,张澜……国旗歌国的由来,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在观看电影《建国大业》影片时,我们再一次和电影一起回顾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也永远不会忘记。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集中反应了自194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电影讲述的是从年到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故事。特别引人注目的情节有很多,尽管很简单的回顾式一带而过,有些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国歌的确立环节,有代表为《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歌词之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词而否定时,有一位代表的话我也表示同意:任何时候,不能忘记中华民族曾经的耻辱,危险,这样才能时刻警示后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建国大业》观后感 1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