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大业》观后感_9《建国大业》观后感
此片到今天为止已经反反复复的看了三遍,情感一次次的受到冲击,不愧为一部60年庆贺巨片。目前网络上对此片已经褒奖声一片,在此我也就不再多说,谈谈看完此片对我的一些感想吧!(我是一名有3年党龄的正式中国共产党员,所以此文将尽可能的不愤青,就如谁都不会去骂自己的父母无能一样!)
看完此片,第一感觉是:此片对国民党已经没有以前那些政治片那样一味的批斗了。甚至在此片中蒋介石的戏份要超过毛泽东,蒋经国的戏份更是要超过此片中的任何人,且是正面的(个人认为,此主要为统战马英九的需要)!按常理,拍摄此片的最主要目的应该是:让全国人民明白当初新中国成立是经过了多少艰辛万苦,老一辈革命家创业是何等的艰辛!但是,看完此片我心中却很为枭雄蒋介石和其子蒋经国而感伤,尤其是意气风发的蒋经国。在南京中山陵、奉化溪口两幕父子两的对话,让人唏嘘!在《建国大业》这么严肃庄重的片子里,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是个时代的进步,我们就是要还原历史的本实。
“打,亡党。不打,亡国”、“国民党是败在自己手里了,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子里了”这两句话出自此片中蒋介石之口,让我颇为这位枭雄的无奈而忧伤。不过这两句话,似乎话中有话,有警醒当世之意!希望我们党的反腐,也能拿出现在薄熙来在重庆打黑那般的勇气和魄力,才不至于我党将来也走到60年前老蒋所感叹的那一步!
“手中有枪,才有话语权”,这话是绝对的真理。蒋介石与蒋介石在奉化溪口台阶上的对话,让人感受到历史巨人的沧桑,当一个强者转变为弱者,那种叹息声是如此的凄凉。并让我逆向思维了一番:当年他怎敢和毛泽东共坐江山呢?双十协议的签订,对于双方都是缓兵之计。只可惜,蒋公自己的兵马不争气,对各路军阀的管理不善导致了败退台湾。我现在深思:为什么手握重兵的国民党会失败?白崇禧,胡宗南,杜聿明,陈诚等黄埔生难道就真抗不过建国后的那十大元帅吗?原因绝对不可能是常说的“人民不支持”。
不过此片在褒两蒋的同时,我却感觉到偶像周总理在此片中表现的一些负面。一:冯玉祥死后,他对情报人员的大声训斥。那些训斥的语言,完全不像一个智者,全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这与事实中的周总理是不符的。二:当听到蒋经国去上海控制金融秩序
《建国大业》观后感 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