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_1《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及单元整体设计方案】
11月6日晚上八点多钟,接到学校通知,第二天区领导要来学校考察,要听一堂政治或语文,要求我准备一堂。
接到通知,我思考着上哪堂,必修1已经学习完毕,不可能再上。必修2有两个单元的古诗文,都比较长,而且难度又比较大,也不在考虑之中。最后一个单元是演讲单元,但已经决定在督导评估和市教研时上,也不能上。只能选择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的散文,都很经典。一篇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篇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篇是陆蠡的《囚绿记》。这几篇要上出彩,感觉比较困难。都是很多老师上了又上的文了。最后决定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从单元提示来看,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精巧独特的艺术手法,一是品味优美隽永的语言,一是把握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情感。
仔细研读这三篇,我觉得从整个单元设计的角度出发,每篇可以有所侧重。比如《囚绿记》用到了象征手法,那么这篇文就着重艺术手法的赏析;《故都的秋》有大量的写景,当然是着重赏析它的景物描写,品味它的语言;而《荷塘月色》虽然也有景物描写,但毕竟只有三段,而作者的淡淡的忧愁的情绪体现在全文各个地方。另外,教学参考上是从三个方面对《荷塘月色》进行教学建议,一是体会作者的情感,一是景物描写,一是语言品味。
因此,我考虑,上《荷塘月色》,首先从整体上去把握体会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情感。第二时再品味语言,分析景物描写的妙处。况且,我觉得对的把握也要遵循整体感知到局部赏析的规律,必须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而且,学生也容易被他优美的景物描写假象所迷惑,而不能把握到他真正的情感。另外,朱自清这篇很多老师上的时候就是从景物描写入手,如果我再这样上,也很难上出新东西来。不如做一次大胆的尝试,至于尝试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留待后再讨论了。
【三维目标】
1、体会作者彷徨苦闷又略带淡淡的喜悦的情感。
2、理清写作思路,学习作者圆形结构的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苦闷中略带喜悦的复杂感情。
2、学习圆形结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单元有几篇文?学习重点是什么?
提醒学生把握编者意图的重要性。写景状物散文。
至少三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体会情感),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必须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今天我们就借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来好好揣摩品味他在文中表达的情感。首先请大家大声的朗读,注意,在朗读《荷塘月色》的时候,你就朱自清!
二、诵读品味
1、学生自由朗读,并谈感受体会。
2、指导读法。
三、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圆形结构的写作技巧
1、我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作者直接表达感情的一些句子?请大家找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
2、为什么作者一开篇要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呢?而作者在荷塘散步的时候又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又流露出喜悦的心情,作者到底在这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