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日丨关于献血,你必须了解的知识!
你知道吗?一次献血,最多可以拯救三条生命;全球74个国家的血液供应中,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去年,我国无偿献血达1400万人次,挽救了无数生命!
血液被称作“流动的生命”,对健康的正常人来说,血液可以保证身体的正常运作。而对于需要输血的病人而言,血液可以帮助他延续生命。但目前,许多人对献血制度、采供血这些事不太了解,缺乏血液常识,对无偿献血存在诸多疑虑。昨日是世界献血者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献血的相关知识吧!
关于献血的疑惑
献血会危害身体健康吗?
据悉,每个人体内的血液量是由自己的体重来决定的。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或相当于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体内约有血液4200―4800毫升。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证据显示献血会影响一个正常成人的身体健康。其实,献血对人体血液总量影响很小。
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占全部血液的70%―80%,其他20%左右的血液,是贮存在肝、脾等器官而不用的,人们习惯地把这称作人体的
“小血库”。当人体少量失血时,这些血液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美国血库协会(AABB)认为,一个成年人献血不超过自身总血量的15%,对身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人体的总血量约为体重的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献血者体重为男性50公斤以上,女性45公斤以上,每次献血200或400毫升,约为人体总血量的5%~10%。
献血会感染疾病吗?
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抽血检验和采血时使用的注射器和采血器材,都是经过严格灭菌的一次性医疗用具,其生产厂商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严格验收并批准。使用后的血袋、针头等医疗废弃物会集中销毁,集中统一处理,不会重复使用。因此,献血是安全的,不会感染疾病。
献血丢失的血液多久能恢复?
骨髓造血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补充献血所丢失的各种血液成分。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到全身总血量的5%-10%,献血后身体会自动调节,一般经过半个月即可恢复。
献血后,水分和电解质等在2小时内即得到补充;血浆蛋白质在2~3天内回到正常水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21~42天左右会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献血后24小时内不宜进行强度较大的体力活动以及高空、高温作业,除此之外,献血者完全可以正常工作生活。
为什么献血无偿而用血有偿?
献血者无偿献血,是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自愿无偿献血是最安全的血液来源,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各国的共识。
血液虽然是献血者无偿捐献的,但血液在用于临床患者之前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过程,包括血液的采集、检验、分离、储存与运输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公民临床用血时,支付的是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和运输等成本费用。
为什么少数人会发生献血反应?
首次参加献血的人中,有极少数人会发生产生心慌、头晕、面色苍白、恶心等晕眩反应。不过大家不用担心,产生上述晕眩反应后只需适当护理,就会好转。
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对献血不够了解,精神紧张;有的是心理因素,看到别人晕眩,自己也觉得晕了;有的睡眠不够充足;有的未进早餐;有的献血前疲劳过度等等。
献血有什么好处?
世界献血日丨关于献血,你必须了解的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