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科长“歪理十八条”
一
一幢两层的“筒子楼”,楼上下有二十来间办公室。厂供销科办公室设在底层东头第二间,朝南、有北窗,面积近20平方米,虽然南北通风,但仍是满屋子的烟味。屋内放了四张办公桌,一张桌上有些报表,还有些计算器等文具,两张桌上有《参考消息》,三张桌上都有茶杯和满是烟蒂的烟缸,而另一张桌上只有些灰尘,原来此人请了长病假,据说是“肝不大好”,究竟怎么不好,并无人过问,因为听说此人是局里某领导的亲戚。
来上班的3个人是严副科长、老吴和小孙。严副科长单名一个“强”字,安徽人,52岁,当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就进了这厂,安排在供销科。供销科有个老科长,一共也就3个人,似乎不便再安排副科长,于是便内定了个股长的级别给严强同志。严强同志在部队呆过,组织纪律性很强,服从组织安排,在供销科当了个股长级的科员,一晃十多年。直到3年前老科长退休,才将严股长提了个副科长。
在部队里,职务的称谓是不能马虎的,副连长只能称“副连长”,哪怕副连长姓郑,也只能称为“郑副连长”。在地方上就不那么严格了,严强同志担任了供销科的副科长,大家也就称他为
“严科长”了,而且不知从哪年开始,又流行省了个“长”字的叫法,严副科长也就尊称“严科”了。
严科不但组织纪律性强,业务熟悉,群众关系亦好,唯一的缺点是抽烟抽得厉害,一支接一支地抽,估?每天两包是不够的,以至所到之处,人尚未到烟味已经到了。背地里人都把他的大名“严强”说成“烟枪”。
严科吸烟有些历史了,据他回忆,40年前在县里上初中时就开始吸烟了。那时男校长、老师们都吸烟,初三那年班上男生下课时开始有人吸烟了,严强也拿零用钱买包烟学着抽。开始一抽就呛咳,慢慢地也就学会了,还喜欢在女同学面前吸烟,似乎吸烟才像个男子汉。后来到了部队上,除了训练、学习、站岗、执勤之外,从首长到战士,大家也都吸烟,只是有多少之别而已。等转业到地方,进了工厂,尤其这供销科,与外界的交际很多,见面第一件事就是递烟,吸烟几乎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了。
二
严科长吸烟之事第一次受挫是转业后第二年,经战友介绍,谈了一个纺织厂的女工为对象,接触下来,严强对女工甚是倾心,女工对严强也还满意。第一次上门,严强带了两条“中华牌”要送他未来的岳父,女工说:
“我爸不吸烟的。”
“不吸烟?真的?”严强不信,哪有男人不吸烟的?
“你要讨骂了。”女工说。
“不会的,不会的。”严强不信送人香烟会讨骂。
这天严强换了一身崭新的蓝布人民装,拎了两条香烟来到女工家里。尽管换了新装,严强身上的烟味仍“强”。及至坐定下来,未来的岳母去张罗泡茶了,未来的岳父却闻着了烟味,心中不悦。严强又从包里取出两条香烟道:
“这是两条好烟,请伯父收下。”
未来的岳父忍不住了:
“年纪轻轻,还是不要抽烟的好。”顺手把两条中华牌香烟推了过来。
严强不知所措。老伯又道:
“老实告诉你,我以前也抽烟,结果弄得又咳又喘,都肺气肿了,这个病无药可治,后来听医生的话把烟戒了,这才慢慢好起来。”
严强只好诺诺地应着。女朋友来打圆场了:
“听见吧,我爸叫你不要吸烟了。”又对她爸说:“小严会戒的。”
……
严强在热恋中也试着戒过两回烟,终未成功。戒烟未成,婚姻倒是成功了。那时,转业军人、工厂干部对纺织女工而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吸烟终究
严科长“歪理十八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