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西安文化产业.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都西安:基于人文资源的文化复兴
王天铮 李晨宇
 
有着3100年建城史和1100年建都史的西安市,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都城,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6月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将丰富的人文资源转变为生产力、如何将文物保护与城市开发相结合、如何使文化产业促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均成为古都西安面临的新课题。
 
一、十三朝古都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古都西安而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丰富的人文资源是西安发展文化产业独有的优势,但也使西安囿于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境地,因此,如何科学地运营历史人文资源与现代人文资源成为考验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道难题。
 
1、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朝代在西安建都,于是便有了“长安无处不遗址”的说法。目前,西安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20余座,古遗址、陵墓4000多处,出土文物12万余件,被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除了兵马俑、华清池、钟鼓楼、大雁塔等驰名中外的文化遗产,散落在西安民间的历代文物也数量众多,以拴马石为例,仅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从百姓手中收购的各个朝代的拴马桩就达8600余件。同时,很多耳熟能详的文化典故和文化艺术也都起源和发展于西安,例如“东西”一词就源于汉代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而像秦腔、皮影等表演艺术更在西安市民的生活中喜闻乐见。
图1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
突出的区位版图优势。西安不仅是中国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还是中国版图的中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成为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全国中西部最大的国际航空枢纽城市之一。基于这样的地缘优势,西安市具有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和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
良好的人才科研基础。西安现有各类高等院校近百所,各类科研技术机构3000余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余万名,两院院士46名。位于市内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设立了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3000多名毕业生,为西安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尽管西安市具有很多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但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瓶颈问题。
文物保护制约城市开发和自身价值升值。“长安无处不遗址”说明西安市拥有的历史文物数量多、范围广,这是西安的荣耀,却也成了西安发展的“负担”。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中,经常出现政府已完成对某地的设计规划,但一开工就发现文物,于是该规划被迫停滞,此地便因成为文物所在地而长久保护起来。久而久之,西安市有了数量众多的文物保护地,也有了数量众多的、因为保护文物而下马的市政工程,城市整体规划因文物保护而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而这些被保护的文物常常因为年代久远,缺少现代社会物品的光鲜感,且所在地周边缺少相应的文化氛围,而不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甚至被大众遗忘,文物及其所在地的社会价值也会随之缩水。
大多数文化资源没有得到与其价值匹配的关注。虽然西安拥有兵马俑、华清池等举世闻

.西安文化产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联系
  • 文件大小82 KB
  • 时间201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