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
Chapter One
The Introduction of Ergonomics
现代人类离真正的自然界已愈来愈远。长时间以来,我们在被叫做“住房”的人造封闭空间内躲避自然界的风霜雨雪, 依靠被叫做“衣服”的各式纤维或毛皮制品对付自然界的冷暖风寒, 我们学会了把自然界的食物煮熟以利于消化。我们创造了鞋和轮子以走得更快更省力。然而正当我们豪迈的宣称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并忙着把几亿年前的沉积物挖出来变成垃圾时, 我们人类自身正在被自己创造的人造环境, 所谓的“第二自然”所改造。今天的人类, 已经没有多少能力面对真正的自然界, 唯有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 人类才能生存繁衍。因此, 人机工程学——一门专研究人与人造物关系的学科才变得如此至关重要。
本章主要内容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和定义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人机工程学体系及其应用领域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西欧:Ergonomics 人类工程学或工效学。
美国:Human Factors ;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类工程学或人类因素工程学。
我国:普遍采用“人机工程学”。其他的命名: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人体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因工程学,工程学心理学,宜人学,人的因素等。
1、学科的命名
一、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和定义
Introduction To Ergonomics
1、国际人机工程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简称IEA):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2、我国于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对人因工程学给出了如下的定义: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力学等问题研究的学科。用以设计使操作者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机械、仪器和控制装置,并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最适位置。
2、学科的定义
一、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和定义
Introduction To Ergonomics
(1)人—机—环境的具体含义:
一、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和定义
Introduction To Ergonomics
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
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
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简称人—机系统。
人机系统模式图
一、人机工程学的命名和定义
Introduction To Ergonomics
(2)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3)人机工程学的特点:学科边界模糊;学科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
(5)人机工程学的任务:使机器的设计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应于人,以保证人的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心情愉快,充分发挥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二、人机工程学起源和发展
Introduction To Ergonomics
第一阶段: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前期)
第二阶段:科学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至60年代,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确立起来的)
第三阶段:现代人机工程学(70年代以后,伴随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前期)
1898年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厂对铁锹铲煤作业进行了研究。
1911年,吉尔布雷斯的“砌砖作业试验”
20世纪前期—人适应机器
人机工程学概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