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施政新亮点
举世关注的今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从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回首2013年,经济发展既有量的扩大,又有质的提升,为今后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展望2014年,一系列抓改革、促转型、惠民生的工作部署,目标精准、措施具体,为未来再创新优势增添了信心。
改革主基调贯穿始终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政府工作看点众多,亮点纷呈,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改革。中国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改革作为主基调贯穿始终,第一次把改革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记者梳理发现,“改革”二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77次。许多代表、委员认为,总理所作的这份政府工作报告,“改革”落笔之重超乎预料,指明了2014年工作的方向,无疑是一份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决心书。
《政府工作报告》将“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列在了“三大原则和政策取向”的首要位置,鲜明指出“改革是最大红利”,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而深化各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改革向“深水区”推进,啃下“硬骨头”方向明确、任务艰巨。
2013年,我国经济在“困难比预料的多”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取得比预想好的成绩?专家分析认为,去年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上半年中央财政出现多年少有的负增长,我们既没有增加财政赤字,也没有增发货币,而是抓住改革这条主线,最终实现了经济稳定增长,打破了“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论断。改革是重要原因,同样也是我们夺取2014年更大成绩的动力。
改革千头万绪,下一步从何处着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报告中关于深化改革的首要一条就是从政府自身做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截至去年,国务院已经取消、下放400多项审批权限,报告提出今年还将再取消200多项,还有对于“三公”消费的严格约束,都让我们看到行政体制改革确实在往深处改。
财税改革部分的亮点也不少,可以说直而热点难点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伞面规范、公开透明的财政制度,强调要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从企业层面来看,结构性减税关注度也很高,报告明确今年把
“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还对消费税、资源税、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等进行了布置。
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还是改革虽已形成共识,但也要看到,有些部门和地方对改革的紧迫性认识还不够。下一步要真正按照中央要求,把改革作为各项工作的抓手和突破点,以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民生再次成为关键词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再次成为关键词。2014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民生图景将与改革图景相互交织,百姓生活将在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中改变。“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代表、委员们认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关键是要把社保、医疗、住房这“三把民生伞”撑好,使其不再成为民生之困、之难、之同,《政府工
2014年施政新亮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