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本特征
第一节儿童文学的故事性
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
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
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特质。
故事性与儿童文学
故事性与儿童的阅读心理需求
故事性与儿童思维特点
二、故事性的构成
(一)“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故事元的内涵及意义
◆故事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故事,是构成故事性的基
本条件。
在叙事性作品中故事元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活动而
产生的中心事件。
◆故事元具有无个性特征的特点。
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主要靠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来完
善,由于作家按自己的创作目标指向来安排作品的情节和
细节,使相同的故事元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
结论:同一个故事元,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可以创作出不同的作品。
二、故事性的构成
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道具”与故事性:
“道具”支撑了儿童文学的故事性情节,是构成故事性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例:动画片《过猴山》中的草帽,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火柴
列夫·托尔斯泰《跳水》中的帽子、枪;
《鲨鱼》中的炮等。
二、故事性的构成
(二)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
传奇性对实现故事性的作用:
传奇性是艺术想像的产物:
◆传奇性是作者运用想像对社会生活进行集中、夸张、渲染、虚拟后而达到的艺术高度,是构成作品故事性的重要因素。
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以大胆的想像、高度的夸
张、营构离奇曲折的故事和
奇特的人物、事件,创造富
有传奇色彩的童话世界
二、故事性的构成
传奇性是艺术虚构的独特表现:
◆通过营构离奇曲折的情节,表现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奇情异象,准确地表达了人心所向的必然和可能,从而体现了作品的故事性
《木偶奇遇记》以它变化
无穷的传奇性使虚构的
故事使儿童读者和成人
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二、故事性的构成
意外性: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安
排令读者意想不到的情节发展趋势或结果,使
事态的发展出乎人的意料。
“意外性”技巧创造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
理之中”的故事性效果。
例:伊索寓言《驴子和骡子》
二、故事性的构成
(三)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与曲折性
儿童文学作品以完整、连贯、生动、曲折的故事来抓住儿童读者的。
儿童书籍作者首要的职责,是写这样的书,
它应该是引人入胜的,激动人心的,有趣
的,通畅的和优美的。只要孩子一读到它,
就爱不释手。我发现为儿童写书并不容易。
对我来说,同写给成人看的小说一样难,或
许还要更难些,因为构思一个色彩分明、十
分奇丽而又十分新鲜的情节,是一件苦差事。
我可能不得不花费许多时间,甚至一年才想
出一个情节。我绕着房子、花园、村子和村里的街道溜达,一次又一次
地寻觅那鲜明、独特的新构想。怎样写好一个满意的开头,这对我太难
了……小小的萌芽逐渐长大了,故事的色彩鲜明起来,一种创造激情慢
慢到来。握笔的手也颤抖起来,这时,写书的工作才真正开始了。
——达尔
二、故事性的构成
二、故事性的构成
完整性指故事反映出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转化的全部过程。
连贯性即指情节节奏紧凑明快,情节的推进一环扣一环,波波相连。
生动性指情节因其新奇、丰富、曲折、有趣、惊险、动情等特点而达到的引人入胜的效果。
曲折性指情节的起伏和悬念的设置。创设曲折的主要途径:“圆满——缺略——补救”技巧的灵活使用。
3.1 故事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