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例肝纤维化患者临床检验血清学检测指标分析.doc180例肝纤维化患者临床检验血清学检测指标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肝纤维化患者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P-FDP)的值。结果:PT值、APTT、TT、FIB值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增加,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DP在不同的含量中的阳性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加剧,则高浓度中的FDP例数增加。结论:肝纤维化患者检测PT值、APTT、TT、FIB和FDP值的变化,可从多方面客观准确地评价肝纤维化患者的病情及凝血功能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纤维化;D-二聚体;血清
肝纤维化是目前临床常见高发疾病,致病原因与病毒、乙醇、脂肪等相关,是因为各种致病因子在肝内结缔组织中异常增生,导致肝内过度沉淀大量的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而引发的一种肝脏疾病。目前肝纤维化在临床上的检测主要有病理学诊断、影象学诊断和血清指标。通过对PT、APTT、TT、FIB、D-D和FDP的诊断,来分析检测方法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9年4月~2010年8月间收治的180例患者。其中男96例,女84例,年龄21~78岁,。其中慢性肝炎轻度9O例、中度56例、重度34例,肝炎的诊断及临床分型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与肝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诊断标准;另选取20例健康患者做为正常对照组。
试剂与方法:受检对象均空腹抽血4 ml,尽快分离血清后于-20℃保存,测定PT、APTT、TT、FIB仪器和试剂来自德国BE公司,型号为pact X的凝血仪,按试剂盒要求进行操作,采用磁珠法,以振幅的变化判定结果。D-dim采用采用免疫比浊两点终点法。仪器使用德国罗氏全自动生化仪及罗氏诊断试剂,半定量试验测定P-FDP,试剂为罗氏诊断试剂。
统计学处理: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
2 结果
检测轻度、中度和重度肝炎患者的PT、APTT、TT、FIB和D-D值。见表1。PT值、APTT、TT、FIB值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增加,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DP在不同的含量中的阳性率,见表2,表明疾病严重程度加剧,则高浓度中的FDP例数增加。
表1 肝纤维化患者各项检测指标的结果() 检测指标
轻度肝炎
中度肝炎
重度肝炎
正常组
PT(S)
±①
±②
±②
±2,34
APTT(S)
±
±①
±③
±
TT(S)
±②
±②
18
180例肝纤维化患者临床检验血清学检测指标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