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我的母亲教案.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我的母亲》教案
教材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主题:我的母亲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设计者:葛颖/巩义市市直第四初中八年级语文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一定的速度。”“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以细腻、真挚、朴实的语言,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真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对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本文是写母爱的,作者通过几件小事来表现母亲。授课时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着重研析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学习本文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感受母亲形象,体会母子亲情,引起共鸣,从而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深沉的爱,并体会“母亲”的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
目标
1、概括文章事件并从中概括母亲品性。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一:设计合作探究及拓展延伸问题,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
2、针对目标二,设计朗读环节:学生自读、挑生读等,体会文章通过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来表现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激,有感情地朗读可帮助学生领会这种真挚的情感。学生的学
法是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在反复的诵读中,归纳总结出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母亲, 23岁就守了寡。她没有读过书,却千方百计地送儿子读书。儿子留学美国,她独立撑持门户,一切亲戚庆吊往来,人情南北,负担委实不轻,乃至靠抵当首饰过年。恰巧这时,族中有个人因家庭败落,愿将《图书集成》一部大书减价出售。母亲知道儿子想得到这部书,便借钱买下了。
这位宁肯自己遭受困窘,却处处为儿子设想的母亲是谁呢?她就是现代作家、著名学者胡适的母亲。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胡适的人生经历,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我的母亲: 冯顺弟
年幼时勤快贤惠。16岁嫁到胡家(胡传的前妻已死了十多年,儿女都已长大)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适。胡适三岁时,胡传病逝。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三子胡洪佩、父冯振爽、妹冯玉英、弟冯成厚、长女胡大菊、长子胡洪骏、长孙胡思明。
二、简介作者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胡适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教授,首倡“新文化运动”而一夜成名,很快就成为中国文学的领袖人物和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传奇般的获得过35个美国博士学位;他是中国自由主义的首倡者,是“五四”运动的

2.我的母亲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8-08-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