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回归正道
——第二届全国正道语文研讨学习有感
上周,我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正道语文高端论坛学术研讨会”,这是一群穿着红舞鞋的人以“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教育情怀,提出了“学习那一代,坚守语文正道”的主题,旨在进一步追寻叶圣陶等老一辈语文大家的教育思想,着力学习于漪、钱梦龙等语文教育家的实践探索,探索语文正道,纠正不良倾向,引向健康正道。
一、学习“那一代”,坚守“语文正道”
学习那一代,就是学习那一代人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学习那一代人的教学思想,更要学习那一代人对语文的敬畏。正道语文教学,就是发扬叶圣陶“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践行于漪、钱梦龙等语文教育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按照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让语文教学回归到对文本本体和学生主体的研究中来, “老老实实、朴朴实实、简简单单地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引导学生,不牵着走;严格要求学生,不强制学生;开阔学生思路,不越俎代庖,包办代替。
正道语文:课堂教学的“三遵循规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不是代替、阻碍学生学。教,意味着使学生有方向、有条理、有方法、有习惯、有滋味地学。正道语文首倡者,川师大教授李华平提出了三遵循规律,即:
遵循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是不是在上课?
上语文课,首先要明确教学工作的对象——为了谁,这是教师教学内容的根本底线,不能让学生不顾文本地自说自话,更不能让老师不顾学生地自说自话;其次,要明确教学工作的方向——往哪里走?教师的教必须指向不需要教,这就需要做好:教学内容的高度聚焦、教学思路的高度清晰、教学过程的流畅有序、教学方法的新颖务实、教学效果的多维立体,教学推进的深入浅出。要走出老师代替学生学、阻碍学生学的教学误区。
遵循阅读教学规律:教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即是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把握教学重点,教学生能读,美读,学会阅读,感受文字的温度,传达思想感情。
遵循文本解读规律:潜入文本文字深处
语文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学会跟语言文字打交道,就是要承认“一墙之隔,两个世界”的事实,就是要师生一道潜入文字深处正确解读文本。
字词教学: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随文识字、韵语识字、归类识字、注音识字、字族文识字、谜语识字、图画识字、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环境识字、情趣识字、计算机辅助识字等等。这些方法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学中应博采众长,综合灵活运用,以学生的利益为唯一追求,能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多认字,是最好的选择。
成都泡桐树小学的鄢小红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二年级识字教学课——《手的变形计》。
《手的变形记》课堂实录
施教者:成都泡桐树小学鄢小红
受教者:重庆永川小学二年级学生
课前热身:它是谁?猜一猜甲骨文是下面哪个字?
一、认识与“扌”有关的生字
:两棵小树十个丫,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又能画,天天工作全靠它。
:哪两笔特别重要写好了它又端正又漂亮?
。
,想想:为什么手要写成这样的?
:你可以用手做些什么?
我用小手:画一画、指一指、贴一贴……
6、出示动词,读一读。
拍、拉、推、抄、摆、摇、抢、抱、接、握、扫、扑……
7、请小老师教读:拍、拍,拍拍拍(提示:加动作)
,它在这几行字中变成什么啦?(扌)
9.“扌”有什么特征?
:“扌”写在田字格哪边?它要写得又瘦又高
,写清楚。
12.“扌”的字都跟什么有关?
:
提手旁,动作多,指一指,摸一摸。擦擦碗儿,扫扫院儿,抱小孩儿,找个伴儿。高兴拍拍手,反对摇摇手。见面握握手,再见摆摆手。
,用手圈出带“扌”的字。
?齐读。(提示:读得快一点。)
,生认读。
。(师观察,请生做动作。)
(二)认识与“爫”有关的生字
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扌”的字。(采)
。
,观察“采”的来历:手在这个字中变成了“爫”
4.“爫”也与手有关。观察“爫”的写法:写在田字格上面,它又变得扁扁的,请小朋友把它送进田字格。
:(哪儿)里,(谁)在(干什么)
[果园、花园、茶园] [叔叔、小蜜蜂、小朋友、阿姨] [采葡萄、采蜜、采草莓、采茶]
,这首诗里采的是什么
正道语文交流 23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