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风险合规部工作简报
资产保全专刊
2011年7月
为贯彻落实2011年资产保全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上半年我行下发了全省清收计划和考核激励办法,同时规范日常工作,加大清收力度,资产保全工作取得较好效果。截止6月末,全行累计移交不良贷款余额3125万元,收回本息382万元。各市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收活动,总结和积累了大量的清收经验。如运城分行资产保全人员重点加大对移交不良贷款的详细调查分析,研讨制定有效措施开展催收工作。朔州分行召开支行长工作会议,部署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并介绍各支行催收的工作经验。大同分行建立分层督导、每日跟进的制度,分行资产保全部经理与部门人员对各支行行长及清收人员每日进行电话跟踪回访,询问每日清收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清收工作进度,随时给予帮助并及时解决清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大清收工作中的后台支撑力量。忻州分行邀请律师对全行信贷人员和资产保全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省行根据各市行上报资料中选取资产保全成功案例和经验提供下发各市行学习借鉴。
一、大同张XX贷款诈骗案例分析
XX骗取我行贷款后潜逃事件,已被公安机关定性为诈骗案。此案件发生时我行正处在开办信贷业务之初,规模小,经验不足,其带给我行的负面影响值得关注,同时保全人员也会在本案例中汲取一定教训。
发生时间:2008年12月26日
发生机构:大同邮政储蓄银行营业部
(一)案例介绍
1、事件发生的过程:2008年12月15日,张XX第一次向我行申请贷款,但由于其联保小组另外两名成员经营不符合我行要求,贷款协议未达成。2008年12月24日,张XX第二次向我行申请贷款,我行信贷员根据规定对其余两户进行了调查,此次,客户符合我行的贷款要求,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也较强。调查结束后,我行根据其实际情况,申报审核,完成放款。放款时间为2008年12月26日,放款金额为10万元整,期限1年,采取阶段性等额本息还款法。2009年1月18日,信贷员对客户进行第一次贷后检查时,客户张XX外出进货不在本地。2009年1月26日为第一期贷款利息还款日,应还款额为1364元。2009年1月25日,信贷员通知张XX及另外两名贷款户还款时,发现张XX所有手机号均处于关机状态,信贷员随即赶到其商铺和租住地大同新华街花园楼,发现商铺已不营业,租住地人去楼空。与其邻居核实,张XX已于1月25号之前搬离该处,春节过后,其子女在没有通知学校的情况下也未到校报到。在此期间,我行信贷员多次联系张XX,张XX手机已从关机状态转到停机状态。
2、事件损失及影响:张XX骗贷潜逃,,严重损害了银行的信誉,对我行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事件发生后我行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张XX事件定性为诈骗并在网上进行了通缉。此案件不仅向社会宣示了我邮储银行不良贷款资产保全和清收的决心,也向社会树立起我邮储银行对贷款质量认真负责、欠贷必究的形象。
(二)事件发生的成因
事件发生后,我行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此案件进行了深刻刨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客户方面:客户从一开始就存在骗贷的心理。究其原因有三:,发现库房的看管人员已更换。,未通知我行。,离开时也未与学校联系。种种迹象表明,客户早有预谋。
第二、信贷员方面:1、信贷员调查经验不足,调查不够深入,在咨询仓库管理员时,只是问到张XX是否在其地租房,并未详细询问其租房情况。2、调查了解到其孩子在大同铁某校上学已有三年,本人也在大同经营多年且经常到我行办理业务,这些事实增加了信贷员对其的信任度,同时也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3、过于信任客户,未对其进行二次调查,导致客户隐藏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
第三、机构内(外)部:1、业务刚开办,人员不足、经验欠缺。2、各机构间相互竞争,为达到量的突破,而忽视审核把关。3、年底正好是许多行业的旺季,业务量较大,为了足额完成本年放款任务,审查员和审贷会成员审查审核粗略,一些潜在风险,不能全部查出。
(三)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行多次召开专题讨论研究系统性解决方案以此警示所有信贷人员,并根据事件的进展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1、对其联保小组成员和邻居进行访问。得知,张XX曾经在其中一个联保小组成员的经营场地修过车(车牌号为冀JK8695)。并于2009年1月25日全家搬走,现去向不明。
2、调查客户银行账户,发现客户有使用罗XX存折的记录。随后经过多方查找,找到了罗XX的联系方式,通过与其沟通得知,张XX曾经用其身份证办过一本存折,同时在其搬家的时候,让罗XX去收拾过东西,但未告知搬至何处。
3、在多方查找无结果后,我行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
风险合规部工作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