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
摘要:侗族地区素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民众无时不歌、无事不歌。侗族起造祭典歌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社会功能等方面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此类歌谣可以窥见侗族独具特色的起造习俗。
关键词:侗族;起造;祭典歌;文化解读
侗族社会无时不歌、无事不歌、无处不歌,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1](p71)。侗族社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起造习俗。侗族民众在起造过程中一些重要环节举行祭祀仪式时要传唱起造祭典歌。侗族起造祭典歌是以说唱为主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它是在祭祀仪式上由木匠师傅以木匠祖师鲁班的口吻说唱的吉利辞,主要恭贺主人家道兴隆等。
起造祭典歌,源于原始祭祀“垒”(lix),属“垒”中白话的“吉语”类。其主要包括《上梁吉利歌》、《新居落成敬梁歌》和《“开财门”吉利歌》三大部分;而《上梁吉利歌》又分为“敬梁”、“贺梁”、“上梁”、“贺主”四部分,加之侗族起造祭典歌传承形式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固定的传承模式,因而在传承过程中民间即兴创作相对自由灵活,于是形成了所谓的“各师各教”的传承态势,因师承各异,歌词不尽相同者更数不胜数。本文将就侗族独特的“祭典歌”管窥侗族社会起造习俗,敬祈广大侗学研究者、爱好者指正。
一、侗族起造祭典歌的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
起造祭典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当强的感染力,其结构整齐划一,多以四言、七言为主,辞藻华丽、声韵爽朗,兼具诗歌的性质,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讲究一、二、四押韵,唱词较长还可以灵活换韵,说唱琅琅上口,听者赏心悦目。
例如《脚踏云梯步步高》:
脚踏云梯步步高,万紫千红绕金桥。龙盘玉柱龙献宝,凤绕玉柱凤来朝。
一步云梯一步行,猪羊牛马满草坪。六畜兴旺禽满圈,五谷丰收遍地金。
脚踏云梯二步行,千山万木长成林。山有好林造大厦,大厦落成装金银。
脚踏云梯三步行,三多吉庆照门庭。男勤女奋家兴旺,勤劳人家早逢春。
脚踏云梯四步上,四季康泰永吉祥。春耕不怕多流汗,换来秋收万石粮。
……
金龙盘在玉柱上,儿孙代代大吉昌。[2](p439~441)
这部分歌词句式整齐,并且讲究押韵,且其中即有换韵。其中“高、桥、宝、朝”押“豪”(ao)韵,至于“行、坪、金”在侗族地区方言中也可以说是押韵的(因为在侗族地区方言中没有前鼻音和后鼻音之分,所以“行(xing)、坪(ping)、金(jin)在侗族地区读起来,都以n结尾,而没有“n”与“ng”之别),再如“行(xing)、林(lin)、盆(pen)、银(yin)”;“行(xing)、庭(ting)、春(chun)”;“行(xing)、兴(xing)、云(yun)
”;“登(deng)、云(yun)、清(qing)”等字也是一样。“上、祥、粮”押“唐”(ang)韵, “来、才、来”押“台”(ai)韵,“出、头、手、留”押“模”(u)韵, “忙、堂、昌”押“唐”(ang)韵,“天、圆、年”押“寒”(an)韵,“当、香、亮、光、堂、阳、上、昌”押“唐”(ang)韵。
再如《“开财门”吉利歌》中门外“仙客”有段念道:
龙门前看万里坡,富也多来贵也多。金榜题名你家有,库内黄金用马驮。[2](p446)
其中的“坡、多、驮”押“波”(o)韵。
侗族起造祭奠歌作为北侗民歌中独具特色的仪式歌,其讲究押韵的

论侗族起造祭典歌的文化内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fhrekp29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