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刘艳芳-第7章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方式.pptx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用地选择与用地平衡
§2 组团布局与功能分区
§3 关系优化与结构优化
第七章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1 用地原则与用地平衡
用地选择
用地平衡
用地选择
用地选择是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最基本方式,它是指根据经济活动自身发展对区位条件的要求,结合区位供给的各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
用地选择的标准
适宜性标准
适宜性是为经济活动安排用地的一个基本条件,即所选区位条件必须是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开展,包括适宜的位置(场所)、适宜的资源供给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效益标准
取得最优的综合效益是经济活动开展的根本目标之一。
外部经济性标准
经济学中的外部效应(外部性)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用地选择的方法
经济活动区位条件需求分析
区位条件供给评价
经济活动与候选区位的匹配
候选方案的适宜性评价
候选方案的综合效益分析
用地平衡
用地平衡是指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平衡各种经济活动用地选择,使整个区域各类经济活动的用地需求都得到满足(物得其所),同时区内所有土地资源都能发挥它们最佳效用(地尽其用),从而实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地发展。
用地平衡的任务
用地合理分配
确定区域内各业各类用地的数量、质量、空间布局和用地安排的先后次序
公共资源合理利用
每个理性的人最优选择公共资源均是“不出资”,按照纳什均衡原则(非合作博弈)利用公共资源,形成公共资源利用的矛盾,需用地平衡来协调这种矛盾。
生态环境保护
从整体上,顾及区域环境容量,进行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综合协调。
用地平衡的原则
综合效益的原则
兼顾公平的原则
发挥区域特色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用地平衡的决策方法
区域发展目标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至少可以拟定三种不同的区域发展目标:经济发展速度型目标,环境保护型目标,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型目标
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约束条件的确定
区域面积限制
区域土地质量限制
基本农田保护率限制
生态约束
…….
用地平衡的决策方法
用地平衡方案的排列组合
用地平衡方案的评价与确定
用地平衡的空间落实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刘艳芳-第7章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ujukd
  • 文件大小525 KB
  • 时间201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