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不可以》
在集团的“一课三研”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卫不可以》,源于观察孩子区角活动时,发现去图书角的孩子对这本书都很喜欢。在一研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绘本内容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画面,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十分感兴趣,都很认真地投入到故事中去了,在看到大卫光着屁股跑出去时,孩子们哈哈大笑:“哈哈,他不穿衣服就跑出去了,好羞羞,屁屁都看到了”......
中国论文网/9/view-
在一研结束后,园长以及老师们�φ�个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点评,比如教师的提问如何更加具有开放性,更多地让孩子来表达;教师的语言怎样更有感染力......针对这些问题在园内展开了讨论,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我也尝试修改了教案,重新设计了活动目标及活动中各个环节,让这节活动目标更加符合中班孩子的水平。教案修改完成后在园内进行了无生上课。在无生上课的过程中,一研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改善,教师的语言渲染更加富有感情。在三研过程中,通过老师更加准确精炼的提问,发现孩子们观察更加仔细,孩子的思维变得活跃,与教师的互动性也增强了很多,整个活动变得更加有趣。通过这次活动的磨炼,教案及活动一次又一次反复地研讨,让我对语言类的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对语言课的开展过程更加清晰,对自己的胆量以及语言方面的锻炼都是一个很大的帮助。专家和各位老师给我提的建议,我认真采纳,并将活动中的收获运用于平时的教学活动,让活动变得更加有趣。
同时,通过《大卫不可以》这个绘本,延伸出了许多其他的活动,比如感受故事中妈妈对大卫的爱想到自己妈妈对自己的爱、做一件可以体现自己爱妈妈的事、孩子们画一画自己觉得不可以做的事,让孩子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这个绘本故事,由绘本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更加贴合实际,做到让孩子真正理解绘本内容。
一、故事大意
《大卫不可以》讲述了母亲和儿子大卫的故事,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见图1)
二、教育价值分析
,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
绘本中大卫的造型既像是用几何形体拼接的玩偶,又像孩子用稚拙的笔触描绘的自画像,符合幼儿绘画特点,同时色彩鲜艳、明快,符合幼儿的阅读特点,能够吸引幼儿更加仔细观察和阅读。绘画中的情节都是贴合幼儿生活中的事,更加能吸引幼儿注意力。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故事内容诙谐有趣,贴合幼儿生活。绘本讲述了大卫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情,大卫做的一系列事情都是幼儿在生活中有可能发生过的事情,更能引起幼儿的共鸣,更能够充分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绘本中文字很少,只有妈妈说的“不可以”这几个字,简单的文字更加能让幼儿有想象和创编的空间,让幼儿可以根据画面内容创编故事的对话、故事的情节和故事的内容,
《大卫不可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