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瓶》教学反思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对于这个班级的教学结果,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觉得在整个教学流程中,从多媒体引入、师生交流到学生添画都是成功的,这些环节确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功地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绘画和动手经验。使用先给学生动手试,教师后讲解,效果较好。不知道是不是常规训练的原因,第一次碰这种类型的课,,而教师的示范正好给了学生一个台阶,使学生获得了形象上的目标,同时也失去了创作的条件,限制了学生的创作空间。我在接下来的班级中及时纠正了教学流程。我在出示创作要求之后直接进入学生创作阶段。实践证明了这个改变是正确的。在经过了一系列铺垫之后,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花瓶创作丰富多样,动态生动,极富童趣,对花瓶的形状也表现出来了。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我觉得,这些学习的过程、经验的积累、新鲜的感受在儿童进行创作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强调体验,丰富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课堂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开发右脑的目的,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要求是非常严谨的。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教师的示范,但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这个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右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传达的学习策略非常重要。不要盲目地运用示范,要充分考虑美术学科方面的本质,要充分考虑学生源生态的东西,要让学生有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想象创作空间,这样,学生的创作才有价值。
(本文来自微传网:)
浙美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学反思 花瓶 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