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过劳猝死事件频发医院管理者如何应对
中国论文网/6/view-
近些年医生过劳死频发,仅2015年1-6月份,据不完全名单,就有8位大医院的中青年医生猝死。过劳死医生的年龄大都集中在35-55岁之间,这可是医生的黄金阶段。
2016年发生的两起医生猝死事件更让人震惊。2016年6月30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的编委,编辑部副主任金丹教授不幸猝死,年仅45岁。2016年12月7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王昭和呼吸科主任医师尹小文2名骨干医生在短短的24小时内相继猝死,年龄分别为43岁和40岁。
医生,是掌握健康知识和医疗技术的人,更容易了解和知晓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更便于及时就医。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医生却接连发生“过劳死”,这无疑直接刺痛了公众对“过劳死”的敏感神经。
“过劳死”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过大,是过劳死的三大原因。
2014年,中国医师协会就曾公布过医师身心健康问题的调查:90%以上的人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26%的人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的人每天超过12个小时;80%的医生没有双休日的概念;%的医生最近一年都没有带薪休过假。
一周七天里,53%的医生需要工作6天,29%的医生则需7天连续工作;近93%%的医生感觉“有点累”;%的医生感觉“非常累”。
“累”几乎成了所有医生的口头语,动辄数小时的高风险手术,全天候的负责所分管的患者,时刻准备着处理紧急状况只要手术开始,便没了下班的概念无论几点,只要门诊还有病人,就不能离开;值了一晚上夜班,不管你睡没睡觉,第二天必须处理完医嘱或者还要手术;即使下班了,如果病情有变化,一个电话就必须回来,哪怕是凌晨时分。
医院成为《劳动法》的法外之地
1995年实施的我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随后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职5252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第三条,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在劳动监察部门紧盯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劳动法落实情况时,唯独绕开医疗行业;在产业工人、农民工都在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时候,唯独医护人员保持沉默,是医护人员不懂法,还是甘愿“违法”?
据统计,、、、。医生不是不想过百万年薪的日子,可实际上,90%的医生的平均年收入不到百万年薪的10%。至于加班费,还是不说了吧。
医护人员过劳,伤害的不仅仅医护人员自己
2007年11月联合委员会《质量和患者安全杂志》刊文指出,有确凿的证据标明:持续加班和延长工作时间可显著增加疲劳,并降低绩效和安全。200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由睡眠不足6小时的主治医师所完成的手术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会增加。
医生过劳猝死事件频发 医院管理者如何应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