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 tuberculosis
总论
病因
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分类:人型和牛型
特点:革兰氏阳性、抗酸、需氧、繁殖缓慢
传染源:肺结核患者、患结核病的牛
传播途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胎盘
易感人群:婴幼儿免疫力低下易于发病,在麻疹、百日咳、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应用免疫抑制剂、肿瘤病人等易于发病
流行现状:我国每天约有700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流行状况恶化有以下原因:
发病机制
,对巨噬细胞的吞噬无抵抗力,为典型的细胞内寄生菌。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
、细菌的数量、菌群的毒力有关
(IV型)和细胞免疫反应的关系
肺结核的分型
I型:原发型肺结核
I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III型:浸润型肺结核
IV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V型:结核性胸膜炎
其中,I型,II型及V型在儿科较常见
诊断
病史
结核菌素试验
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周围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检查
诊断
病史
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消瘦等
结核接触史:家庭病史
卡介苗接种史:检查卡介苗接种后疤痕
发病前急性传染病史:麻疹、百日咳等
结核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
诊断
结核菌素试验
试验方法: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rotein purified derivative PPD)
部位: 左前臂掌側中、下1/3处,形成直径6 - 10mm的皮丘
结果判断: 48-72小时后观察结果
取硬结纵、横的平均直径判断其反应强度
结果判断
硬结直径<5mm为阴性
硬结直径5-9mm为“+”
硬结直径10-19mm为“++”
硬结直径》20mm或除硬结外还有水疱、局部坏死为强阳性
临床意义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小儿结核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