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脏骤停.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二章
心脏骤停与复苏
一、概述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终止有效的射血功能。心脏骤停的患者如经及时诊治可能获救,这些救治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PR)。
二、心脏骤停的类型
(一)、心室颤动
(二)、心脏(室)停顿
(三)、无脉搏性电活动
心室停顿
电机械分离
室颤
心室颤动
QRS一T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一、大小不等、节律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频率为250一500次/mln。
心跳骤停有三种ECG表现
心室颤动:常见原因为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缺血,低血钾,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药物中毒,触电早期等。
心室静止:常见原因为高血钾,室性自主心律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电机械分离:常见于广泛的心肌损害,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破裂,心包填塞或严重休克等。
三、病因
病因
(一)、心脏性猝死
指因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突然死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常见,其余有心肌病、急性心肌炎、主动脉瓣膜病变、二尖瓣脱垂、窦房结病变、预激综合征及先天性和获得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等。
尤其既往有原发性室颤或室扑史;无脉性持续性室速史;频发性与复杂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史;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0%或有明显心力衰竭;有QT间期延长伴晕厥史;心肌梗死后期的室性早搏等均是猝死的危险因素。
( 二)、非心源性心脏骤停
1、呼吸停止
2、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3、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
4、手术、治疗操作或麻醉意外
5、电击或雷击
二、病理生理
+呼酸组织器官损伤不可逆损伤

大脑4~6分钟,小脑0~15分钟,延髓20~30分钟,脊髓45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心脏和肾脏30分钟,肝脏2小时,肺脏时间更长些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全身抽搐。
2、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消失。

具有上述两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立即进行复苏术。至于呼吸停止,常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发生。瞳孔散大虽亦是重要体征,当常在停搏后45秒出现,1-2分钟才固定。至于心音,常可受到抢救时外界环境的影响,故不如摸大动脉搏动可靠。

心脏骤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3.18 MB
  • 时间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