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2--01
中国论文网/1/view-
随着医疗条件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随之对医疗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1-2]。各科的医疗事业都在快速发展,其中骨科矫形、脊柱的固定以及关节的置换术等修复、重建技术都在不断的提高,这种现代的技术更加的可以保证患者在术后自身机体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效的提高了其生活质量。骨科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大多数都会有放置内置物的现象,患者在术后稍不注意就会造成伤口感染的危险,其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对于这种手术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有效的预防感染的发生,现将其具体措施报道如下:
1 对手术环境的管理
有效降低手术室的细菌指数,不断优化空气质量细菌是一种无孔不入的病原体,大多数的疾病感染都是由于细菌引起的,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属于一种外源性的细菌,这也是细菌的主体部分[3-4]。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的时间长短以及人员数量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手术的实施过程中,人员越少患者的感染几率就会越低;还有相关资料报道称,如果手术室内出现的细菌数量在手术的过程中会出现显著的变化,那么手术的初期细菌的降落数量就会比较大。而且,在手术结束后,细菌的指数会达到一定的高峰期。因此,手术室内细菌指数的变化是随着人员的多少而变化的,这也是细菌感染的重要的因素。本次研究为了有效的改善手术室内的空气质量,要切实可行的对手术室内的环境管理模式进行规划。每次在实施手术前,护理人员都应该将所有接触的设备做好消毒工作,手术完成后在对器械进行清理。还有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室内的接台数量越多,室内的空气中的细菌指数就会相应的升高[5-6]。所以,一定要对手术室的使用次数进行合理的安排,将同一手术室在短期内进行多台手术的可能尽量的避免,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细菌的指数。
加强手术室内温度管理正常的手术实施阶段,事宜的温度应该为22-250C。手术过程严密的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体温一旦下降,免疫功能就会随之下降,患者的血管就可能会出现收缩的现象,致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这样就会使手术切口感染的几率增加[7]。因此,手术的中后期应该对患者采取保温的措施,尽量的缩短手术时间,使患者的体温能够保持正常,必要时应该采用恒温箱内的温热盐水对伤口进行冲洗。
对手术周边和手术室内的环境加强管理患者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应该将交叉感染的几率尽量的降低。由于手术室是接待各科室的不同疾病的患者的,使得手术室内外的空气会产生对接流通的可能,大大的增加了空气中悬浮细菌的数量。因此,一定要制定相对有效的手术室内外的环境以及周边环境的管理办法,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分开管理无菌手术的患者和伤口出现感染的患者,手术的医生禁止从感染的手术室进入到无菌的手术室,室内的参观人员应该和手术人员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接触,发生交叉感染的危险[8]。
2 对手术室内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感染率
对患者加强管理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全面的对其进行评估,控制一些有可能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因素。手术区域内的准备工作应该认真的对待,对患者手术切口
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