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要抓住人物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外貎、语言、动作的心理描写方法,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特殊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体会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的特殊表达效果;
2、培养学生养成观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时几乎是“千人一面”、“众口同腔”,这样的作文,读来味同嚼蜡,只能让人的视觉感官疲劳,不能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站立起来,走动起来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大家走出“大众化”、“概念化”、“脸谱化”人物形象的误区。
二、自主学习:
阅读“写人要抓住特点”,交流阅读感受。
三、合作交流指导:
1、以貎传神,写出人物的特点。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指对人物的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的描写。
要求: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外貎描写必须切合文章的主题,能为刻画人物服务。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出示鲁迅,爱因斯坦的肖像漫画,指导学生通过漫画强化对“特点”的认识。
鲁迅:胡须、头发、面容“瘦”——坚强、奉献;
爱因斯坦:皱纹、眼睛、头发——知慧、深邃;
2、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展示人物个性。
(1)言为心声:
选择人物有代表性的语句来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了其个性和思想。注意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例1: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着时会说:“唉,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
例2:一个暴躁的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着时会说:“该死,活见鬼了”
(2)动作描写能表现人物性格。
要细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动词。
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的《背影》。
(3)心理描写可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观臆断,不可无限制的扩大。
《穷人》对桑娜抱回两家的孩子后的心理刻画两种形式:
直接的:“她想”、“她自言自语地说”“她心中发誓”
间接的: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反映人物内心隐藏着的微妙感情。
3、把人物放在典型环境里来写:
4、写好细节,点亮文章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的细微而又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注意:(1)要真实;
(2)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
(3)要新颖,切忌一般化。
例文:
老头儿 张景程
记忆中总有一个老头儿:脸型像黄土高原,千沟万壑、高低起伏。而且落差也比较大。略呈三角状的眼睛早已陷入黄土中,只能发出暗痰的光。他似乎每天都穿着一件蓝色的过了时的棉布衬衣,花白的头发,偶尔可以寻出几根罽丝。(外貎描写凸显了人物的苍老,暗示了人物生活的艰辛,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特别是抓住服饰,表现了人物的节俭,唤醒了读者)我总是嘲笑他的迂。
他整天骑着连铃都掉了的单车,后面背着一包不知名的东西,听说是给人家建房子
写人要抓住人物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