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的规范体系.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的规范体系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的最根本、最核心的价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公民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和实施,那么必定损害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也不利于依法治国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关键词:宪法;公民基本权利;保护
引言
列宁说:“宪法是什么?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众所周知,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宪法当中规定的权利称其为基本权利,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由其决定,基本权利是公民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最主要、最根本和不可缺少的权利。
一、概述公民的基本权利内容
以宪法为急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使公民基本权利通过立法被具体化。自1982宪法颁布以来,宪法的实践进一步表明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1982年宪法之后的几次修宪中,有关人权、私有财产等的规定使得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更加的完善。宪法在第二章中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人身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社会经济权利和自由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表格不难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还是较为充实、具体和明确的,也是较为符合现实主义和务实精神的,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提高综合。
二、简述公民基本权利的发展和完善
正如我们所知,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被简称为人权,是在一个国家宪法中明确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在社会各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自身基本利益、自由或者主张的一种基本的法律保障。从1954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都对公民基本权利在进行规定和阐述,在1982年宪法后的几次宪法修正案中也对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较为低下。现如今我国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盛洪水平,所以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安定的政治环境。54宪法到82宪法以及几次宪法修正案都是基本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1982年宪法在之前宪法的基础上做出了结构上的变更。82宪法的结构顺序有所调整,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这一章调到了国家机构之前。这不仅体现出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视,也表现出认为国家的权利来自于人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从82宪法做出的这个结构调整可以看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其次,1982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也是最为充实的,权利的种类较为齐全,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条款由12条增加至18条。1982能有上述成就,主要是当时修宪者吸取了“文革”的教训,为了避免“文革”的悲剧重演。
宪法的修改也基本在一步步的朝着宪法中有关人权保障的方向发展。在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中,“人权”首次入宪,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私有财产权入宪”,增加土地“征收”和“补偿”等一系列制度内容,并且增加私有财产的“征收”和“补偿”等内容。
三、浅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面临的现状
虽然公民基本权利在一步步的修改和完善,但是同时也面

浅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的规范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3 KB
  • 时间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