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增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使用教材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十二册(青岛版)。
教学内容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实质,掌握求“增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在提高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一)。
一个乡原计划造林160公顷,实际造林200公顷,——。(启发学生从差比、倍比两类问题考虑。)
,口答(投影片二)。
(1)一个乡原计划造林160公顷,实际造林20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多少公顷?
(2)一个乡原计划造林160公顷,实际造林200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3)条件不变,将问题改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教师指出,这就是今天要学的例题,即课本上的例2(板书课题)。
[评:从旧知识导入新课,采用同一题材,不同问题,使学生了解新知识是从旧知识上引伸出来的。课一开始,就把新旧知识形成知识结构。]
二、新授
。
(1)比较例2与投影片二第(1)题的不同点。
(2)师生分析线段图。
让学生指出哪是增加的部分,增加?%是指什么部分与什么的比。然后让学生看书上是怎样解答的,要求认真阅读书中的解题思路。根据算式
(200-160)÷160=40÷160==25%,
指名学生简述算理:先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再求增加的部分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学生列出第二种算式。先求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学生列出
200÷160-1(或200÷160-100%)。
师说明第一种解法简便易懂,提倡用第一种解法。
小结:求增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弄清问题问的是什么意思?是哪个量与哪个量的比?
[评:从“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多少亩?”引伸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并对两者进行比较。然后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理解例2的解题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讲一讲是什么量和什么量相比(出示投影片三)。
(1)今年小麦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2)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3)三季度的产值比一季度
求增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