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中高职衔接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也是推进高职教育、拉动中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大力加强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是形势使然,迫在眉睫。
二我国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级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的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应该在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出高级应型人才,这就使培养目标得到衔接。但是,现在仍有一些人错识地认为高等职业学校的举办,是为了考不上普通高等学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有学可上”,那么在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上,高等职业教育就与中等职业教育发生了错位,根本无具体的衔接可言。
。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专业数量较中职专业少。到目前为止,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共有农林、资源与环境、能源、土木水利工程、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高贸旅游、财经、文化艺术与体育、社会公共事物和其他共13类270个专业。这些专业所培养的人员能够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的千余个职业岗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数量较中等职教少,一些中职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在高职学校中找到对应或相近专业,一些中职生为了升入高职而不得不转换专业,有些中职专业毕业生由于专业的局限性而不能继续学习。
:
①课程内容重复: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课程标准。
②基础课程薄弱:由于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
③技能训练重复:不少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定位低,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有些实践训练项目与中职相差不多,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
三中高职衔接的具体对策
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内容很广,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中、高职衔接工作,中高职衔接工作,推进中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要想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顶层设计非常关键,首先要从决策层建立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统筹管理机制,因为顶层决策的权威、机制、务实等状况直接影响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涉及问题的解决程度。
。
我国中高职课程不衔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衔接的科学依据。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的课程要素依然来自具体学科,以学科逻辑来组织课程。另外,由于管理体制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也缺乏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沟通。构建衔接的中高职课程体系,需要有明确的课程要素
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探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