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的军事才能.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李大钊的军事才能 2007年4月28日是李大钊就义90周年。事实上,李大钊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也使得帝国主义和军阀对之“恨之入骨”。中国论文网/1/view- 策反冯玉祥、郭松龄 1916年,袁世凯死后,其嫡系军队分裂成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奉系张作霖此时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势力范围已扩充到东三省,号称“东北王”。他以荡平中国就任大总统为目标,举起“反赤”大旗,与直系组成联军,向共产党、受共产党影响的国民军、广东国民革命北伐军举起了砍刀。而李大钊长期在北方主持国共两党的工作,是“赤党巨魁”,尤其是李大钊军事上的卓越才能,更使张作霖如坐针毡。冯玉祥本是直系将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败直胜,冯玉祥驻扎河南。直系军阀吴佩孚因害怕冯玉祥占据河南而形成自己的障碍,寻机将其调任为一个只有空头衔的陆军检阅使(驻北京南苑),又克扣其军饷,使冯陷入困境。正此时,李大钊深入冯部驻地,争取冯倾向革命。冯玉祥由此认识了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并与胡景翼、孙岳相约俟机发动政变。 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终于倒戈回师北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北京政变,一举推翻了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把持的北京政府。冯玉祥自感力量不足,一方面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另一方面为阻挡可能北上的直系势力,邀皖系段祺瑞出来暂时维持政局。而此时,张作霖乘机率十万大军入关,北京政权遂落入段祺瑞和张作霖之手,从而使北方出现了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段、张掌权后,便联合排挤冯玉祥,使其不得不提出辞职,段、张便借机委派冯玉祥到西北苦寒之地任西北边防督办。冯知是阴谋,拒不受命。李大钊抓住时机,进一步争取冯玉祥。1925年1月间,他和孙中山的代表徐谦与冯玉祥进行多次交谈,指出西北地区虽远离海口,但段、张势力也鞭长莫及,大有经营余地,同时背靠苏联,可争取援助,说服冯玉祥接受任职。是年2月,冯玉祥赶赴张家口,开始屯垦戍边,保存并发展了实力。3月21日,在李大钊积极协助下,苏联政府通过了援助国民军武器弹药并派遣军事顾问和教官的决议。在做团结争取冯玉祥国民军倾向革命的同时,李大钊还组织北方党开展了对奉系军阀张作霖部队的分化瓦解工作,派遣共产党人任国桢和国民党员钱公来、朱霁青等到奉天,策动奉系军阀将领郭松龄倒戈。不久,当奉军被孙传芳、吴佩孚联合进攻而从上海及津浦线不断溃退之际,郭松龄宣布脱离张作霖,改部队为东北革命军,加入拥护革命的军事阵营。后因张作霖和日本相勾结,郭松龄最终兵败被害,但其部将魏益三继承了他的遗志,率部参加了冯玉祥国民军。制定战略分化瓦解张作霖从1925年11月至1927年4月,李大钊发表关于军事思想的文章《民众势力发展中的国内战局》《新帝国主义战争的酝酿》等22篇。随着战局的推进,他还不断地根据收集到的情报、资料,制定战略部署,分化瓦解打击张作霖。 1926年3月,在李大钊安排下,冯玉祥赴苏联考察军事,思想极大改观。不久,北方战场发生急剧变化,南口大战失败,国民军仓促西撤,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奉、直联军大打“讨赤”大旗,南讨广东国民革命军,北讨冯玉祥国民军。李大钊遂决定请冯玉祥立即回国,参加北伐。在莫斯科,于右任向冯转达了李大钊为其制定的作战方针――“言援陕事,当与国民革命军一

李大钊的军事才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345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