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足口病.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 药物合理应用 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培训项目
邓力
广州市儿童医院
定义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1959年命名为手足口病(Hand-Foot- Mouth Disease)
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为主要特征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无并发症患儿预后良好,一周左右自愈
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9、10 型, 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
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
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流行病学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
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易感人群:主要是幼儿,5岁以下患儿占绝大多数。
流行季节:全年散发,5-8月高峰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qw888
  • 文件大小730 KB
  • 时间2018-08-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