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主义.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2、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
4、相对剩余价值:指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5、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6、矛盾: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因素和倾向及其相互关系。
7、实践: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8、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9、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1、“感性认识在数量上的总和并不等于理性认识,它们之间不是量的差别而是质的不同。”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存在着质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片面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整体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个质的飞跃,不是感性认识简单地堆砌,必须借助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2、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
(1)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东西,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矛盾的,任何人都无法同时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取得商品的价值;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3、并非所有的现象都是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
(1)本质与现象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事物外部的联系,生动、多变、易逝、表面;本质是事物内部联系,稳定、深藏。没有离开本质的现象,也没有离开现象的本质。(4分)
(2)事物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现象的总和才能表现出来,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也从不同侧面、程度表现本质。以上错误在于割裂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4分)
4、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4分)
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必然要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是相关部门生产的商品价值下降,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从而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5、用学过的原理辨析—割下来的手还是不是手?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是联系的原理说明:
①原理内容(略)
②割下来的手已失去了原有意义的手的功能证明不是手。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的教育?
答案:任何事物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原理:①对立统一关系原理②人类的实践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正是基于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二者的统一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首先,科学精神是人们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尊重科学、严格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其次,人文精神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尊重人、爱护人,时刻关注人类利益和人类发展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
1、试述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答案: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根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两个部分。
不变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只是随着生产资料的消耗将其原有的价值借助于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而转移到新的产品当中去,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
可变资本是指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自身的价值,而且创造出一个超过自身价值的余额,即剩余价值,使资本价值发生了增殖。
2、辩证法的三个规律是怎样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答案:①对立统一规律决定事物发展的动因。
质量互变规律决定事物发展的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决定事物发展的趋势。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oubingchina1
  • 文件大小98 KB
  • 时间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