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企业 生产经营过程的核算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账户和借贷法的运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工业企业供应(材料采购)过程、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日常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和其他经济业务,掌握分析这些经济业务的基本方法,较熟悉地分析这些业务所引起的各个会计要素项目的变化,
特别是费用、成本、收入等业务发生时,会计要素项目变化的规律;理解产、供、销及其他业务核算的账户设置和账户的基本结构,能熟练地运用这些账户,学会为供、产、销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掌握费用、成本、收入确认和计量的原理原则,正确运用其计量方法。
复习与提问
1、销售过程需要开设的账户
2、销售过程的业务核算
第五节财务成果业务核算一、财务成果的构成与计算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投资净收益= 对外投资收益-对外投资损失 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净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物质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以及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性收入。 “其他业务支出”是指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成本、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劳动保险费、研究开发费、坏账损失等。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要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用等。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以及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非正常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等。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入或发生的损失。 企业实现的利润,应按规定向国家交纳所得税,余下的部分为税后净利润,要在投资者和企业之间进行分配。
第四章 第5节 财务成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