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地理计算
高考地理学科能力要求
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逻辑推理和进行文字表述的能力,这正是同学们较难掌握的基本技能。
中学地理涉及的计算主要有:
一、经纬度的计算
二、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三、昼夜长短的计算
四、太阳高度的计算
五、比例尺的计算
八、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七、人口密度的计算
中学地理涉及的计算有:
九、等高线(距)的计算
六、气温与海拔的计算
经纬度
区时和地方时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比例尺
气温与海拔
自然增长率
人口密度
等高线
一、经纬度的计算
如图中心点表示北极,
阴影部分为4月11日,
非阴影部分为4月12日,
读图回答:
NA的经度为
NB的经度为
N
B
A
120˚
如图中心点表示北极,
阴影部分为4月11日,
非阴影部分为4月12日,
读图回答:
NA的经度为
NB的经度为
解题思路:
N
B
A
120˚
4月11日
4月12日
西
东
知识储备:
1、地球上划分日期的
界线有两条。一条是
人为规定的日界线即
(180°经线);另一条
是地方时24时(0时)
的经线。
2、地球自转方向为自
西向东,东面的地方时
比西面快(大)。
3、向东穿过日界线日期
减1天。
4、沿着地球自转方向:
东经度增大,西经度减小。
NB线是日界线,为180°
C
本题中的信息有:
1、中心点表示北极
2、日期是4月11日和
4月12日
3、NB与NA经差120°
4、NB在NA的东边
5、NB和NA是日期的
分界线
60°E
180°
二、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乙
·
甲
·
例1 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
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
黑夜,则甲、乙的时间
分别为:
二、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例1 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
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
黑夜,则甲、乙的时间
分别为:
乙
·
甲
·
知识储备:
1、3月21日、9月23日全
球昼夜平分
2、赤道上昼夜等长,昼长
12小时,即地方时6时日出,
18时日落
3、有微小的经差就有微小
的时差,每经差15°,时差
1小时
4、沿着地球自转方向,地
方时增大
5、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地
方时是12时
图中信息:
1、甲、乙均在昼半球
2、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
3、昼夜平分,AOB是晨昏线
A
O
B
C
4、OA是晨线, OB是昏线
OC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
二、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乙
·
甲
·
例2 读右图以北极为中心的
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代表
4月10日,非阴影部分代表
4月11日。则甲的时间为:
北京时间是:
此经线为日界线,即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那么,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会是多少呢?
此经线是日期变化的线,
是地方时为0时的这一条
120°E
高三地理重难点专项复习材料之地理计算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